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用力握還是輕輕握?14國握手祕訣大公開

吳柏學
user

吳柏學

2015-04-09

瀏覽數 12,550+

用力握還是輕輕握?14國握手祕訣大公開
 

與不同國籍的同事一起工作、跟各國廠商合作、接待國外來的客戶參訪、邀請國際知名講者演講......,想勝任無國界的工作型態,需要的可不只是會說各國語言而已,懂得國際禮儀也是致勝的一環!

在國際禮儀中,握手寒暄是必修課。而各地區國情不同,肢體語言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例如:在美國和巴西,握手時適當出力是表達你的善意;但同樣的動作在英國就會讓人詬病,英國人崇尚的是客氣有禮的握手。因此,如何握手是一門大學問,《Business Insider》製作了14個國家的握手禮儀圖解指南,學會其中祕訣和避開各國禁忌可以讓你贏在起跑點!

美國:強而有力的握手搭配自我介紹代表尊重。

澳洲:男女打招呼時,女方必須先伸出手,但女士之間並不會握手。

摩洛哥:只有同性別才會握手。

俄羅斯:除了商務場合,異性之間不能握手,而男士應該親吻女士手背。

墨西哥:握手時必須停留一下,男士之間還會伴隨擁抱。

南韓:上級或長輩先伸手。

土耳其:握手力道大是很失禮的,要輕握對方的手停留一下。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由年長者先伸手,握手時停留是種禮貌,切勿太快放手。

巴西:握手時要有力道,加上眼神接觸,離開時也要重複一次。

中國:晚輩先問候長者,輕輕握手,微微彎腰,避免眼神接觸。

英國:輕輕握手,問候時別站太近。

泰國:不能握手。將雙手手掌放在胸前並鞠躬。

法國:快速、輕柔的握手。

瑞士:和每個人握手,並且稱呼對方稱謂,例如:某某太太、某某先生......。

資料來源:Handshakes Around the World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