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歐某國一個煙霧瀰漫、破舊的小酒館裡,一名鬼鬼祟祟的俄國科學家,正和一名西方買主及仲介人討價還價。交易的商品不是軍事情報,而是可製核子武器的放射性元素。
這幕電影情節,雖然純屬虛構,卻是根據事實改編。
今年五月,德國警方為一宗詐欺案搜索南德一名商人的住宅,意外地在房車發現一個果醬瓶大小的鉛容器,裡面裝有深褐色的細粉末。經過查驗,其中竟然混有六公克製核彈的飾。
八月,德國的便衣警察又連續兩週,分別在由莫斯科飛抵慕尼黑國際機場的兩名西班牙旅客、一名哥倫比亞旅客的行李中,搜出三百二一十公克的鈽和一公斤可製氫彈的鋰。警方宣稱,造是私人交易放射性元素的最高數量。
這二起彼此不相關聯的非法罪行,加上去年在義大利、挪威等歐洲各國查獲的兩百多件「核子犯罪」,使歐洲大陸在關注北韓升高亞洲核武衝突之餘,也陷入另一種核子恐慌之中。
量小威脅大
儘管維也納的國際核能委員會(IAEA)極力證實,製造核子炸彈至少需六到八公斤的鈽,但並不能減輕歐洲人的恐懼,因為「能走私六公克,就能走私六公斤」。
歐洲人擔心,歐洲大陸正位於伊朗、伊拉克等處心積慮想擴充核武實力的回教國家核彈射程之內。而即使遠些國家對小型交易不屑一顧,三百三十公克足以污染全德水源、燃燒後足以污染空氣的鈽,也可能落入恐怖分子的手中,成為其要脅的武器。另外一個更駭人聽聞的假設是,冷戰結束、在世界上擁有最多量製核武用鈽元素的蘇聯解體,鈽、鈾等危險性極高的放射性元素流入黑市,經由有組織的黑手黨犯罪集團,威脅全世界。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和國防部的估計,舊蘇聯擁有一萬九千枚戰略性核彈,分布在今日白俄羅斯的一百所儲藏處;另外至少有一百公噸鈽、五百公噸鈾分布於俄羅斯、烏克蘭、卡薩斯坦的武器工廠、鈽製造廠;全俄還有十個完全與外界隔離、只以阿拉伯數字命名、甚至不存在於地圖上的所謂「密閉城市」,專門從事核武原料的研究;其他還有無數核能實驗室和研究所。
在舊蘇聯的權力、道德和經濟型態都已成過去式之後,上述機構的安全控制和管理便出現極大的漏洞。一名俄軍官透露,過去所有的核子發電廠、製造工廠和實驗室,都由秘密警察持機槍控制進出,今天卻「只有一名戴著頭巾、拿著鑰匙的歐巴桑,而她晚上也要回家」。根據西方專家的報導,舊蘇聯的核武、核能機構現在被人稱為「同位素跳蚤市場」,連最基本的電子鎖、雙重鎖系統等預防設備都沒有,內部存放的鈽、鈾、鈷、銻等元素、燃料,很容易流出。
「同位素跳蚤市場」提供的熱門商品不只是放射性元素,相關的專業知識也炙手可熱。舊蘇聯的核武、核能科學家、工程師,曾經享有最高特權,他們及家屬住在舒適住宅區,分配到豐盛的食物,而今卻成為同胞口中「只能吃巧克力糖的人」。密閉城市的高級科學家每月如果領得到薪資,也比莫斯科的公車司機還低。另外七十五萬到一百萬名、同樣有機會能接觸到昂貴原料的工程師及其他服務人員,也面對類似命運,因此非常容易受金錢的引誘而偷竊核子原料,或販賣知識。
一九九二年底,莫斯科警方在一架即將起飛前往北韓的飛機上,逮捕了來自兩個重要密閉城市的三十六名物理學家。根據德國聯邦情報局的統計,同年和阿爾及利亞、印度、伊朗、伊拉克、利比亞和以色列簽訂工作合約的舊蘇聯核子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已有三千名。
門外漢賺外快
不過,經過西歐及美國警方和情報單位的調查,大部分在市場中交易的,並非當初認為的專業犯罪組織,而是一些為賺外快的門外漢。卡車司機或傳信人,會將致命的放射元素放在夾克口袋中夾帶出來。軍用機飛行員會為五百美元,將一個來路不明的包裹由莫斯科附近的軍用機場運到德國來比錫,避開所有關卡的檢查。
許多在俄羅斯從商的西歐人,會被當成可能買主。英國商人朗吉的俄國合夥人,提供他一公斤二十五萬美元的鈽;一名喬裝買主的俄羅斯記者,竟然打聽到可以七萬美元購買一枚飛彈。不過,據了解,同位素跳蚤市場上充斥著爾虞我詐的假消息。
類似故事在近四年中像廉價間諜小說一般信手拈來,現在走私案件則比一九九0年增加了四倍,而致命買賣路線則除經過愛沙尼亞,多取道捷克及奧地利進南德和北義。
面對核能廢料、存貨及想迅速發財的人愈來愈多、而昔日銅牆鐵壁漏洞卻愈來愈大的危境,國際核能委員會發言人基得表示,「情況嚴重,卻尚未到現代啟示錄的地步」。解決之道是嚴加搜查及加強國際警察的配合。德國外長金科更建議加重刑罰。目前,非法走私武器在德國只處五年有期徒刑,而在義大利根本不算犯罪。
提供西方的技術合作是另一方式。早在一九九二年,德國前外相根舍即呼籲歐洲聯盟、俄羅斯、美、日在莫斯科成立國家科技中心,以吸收失業的核子科學家,一方面避免人才外流,一方面也促其將能力用在民間核能,但到今年三月才正式進行。今年,美、歐又同意撥款一億美元,緊急改進俄羅斯核子安全設施。俄羅斯方面卻不認為防止核武增殖得靠外力援助,因此對美國提供建立俄國內部檢索系統的訓練及軟體設計計畫,不領情。
西方專家認為,最好的解決方式是一紙不可能的協議,其中西方國家和過去共產主義的敵人,在防止放射性危險元素外流議題上,達成相同利益的妥協。
對某些悲觀的歐洲人來說,冷戰時代反而在記憶中顯得愈發具有田園式的安寧和穩定,因為共產主義固然是一個殘酷及誤導的教條,但它至少將核子元素,緊緊地關在瓶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