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化社會的來臨,除了重視老年人口政策,最重要且不可忽略的,即是提升生育率。以法國為例,建立完善的家庭政策,以至於再垂垂老矣的歐洲大陸上,每位法國婦人依然保持生育約2名小孩的紀錄。
在法國,生兒育女不是個人的事,而是緊密的與整個社會福利體系結合。法國兒童三歲就進入教育體系,而且公立幼稚園是免費的,這是最大的誘因。
此外,法國政府對3歲以下的兒童提供長期照顧,且針對2名以上子女的家庭發放現金補貼。學齡前的兒童照護,讓法國婦女不用擔心生兒育女會影響職業生涯發展,因此也更願意生小孩。
(圖片來源:Flickr Donnie Ray Jones)
【原文節錄】
家庭政策完善 景氣再低迷都敢生孩子
搶救老化社會,除了要做好銀髮人力與老人服務外,提振生育率也是最佳辦法。
法國是全球最早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國家(於1864年),但如今在垂垂老矣的歐洲大陸上,法國卻是生育率最高的國家,數十年來每名法國婦女始終維持生育約2名小孩。
美國《華爾街日報》記者普魯西尼(Gabriele Parussini)去年特地走訪北法小鎮布希尼(Bousignies),驚訝發現當地人口僅約300人,幼教學校卻人滿為患。中午用餐時刻,維持秩序的學校老師在大排長龍的餐廳裡連移動都有困難。
儘管未來數十年全歐人口料將陷入萎縮,但在普西尼鎮及法國各地不斷出生的幼兒,卻可讓法國人口維持成長,提供穩定的勞動生力軍來源。根據法國國家人口研究所(INED)研究顯示,法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能夠近40年維持出生率穩定的先進國家。
尤其近年在歐債風暴威脅下,歐洲各國生育率失控下滑,但INED統計,法國一度不降反升,總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曾經從2007年的平均每位婦女生育1.96人,攀升到2010年創下的2.03人。儘管2013年法國生育率又滑落至1.99人,但即便是在全歐盟,仍是生育率第二高的國家,僅次於愛爾蘭,遠勝德國和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