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塑化劑、銅葉綠素等食安事件連環爆,食物安全與否,都取決於商人的良心。也因此,提倡食材來源的風潮興起,標榜栽種不用農藥、肥料的「樸門農法」,正在台灣發揚光大。
與有機農業不同,樸門農法更講究自然,連有機肥料也不用,強調效法自然生態法則,即使一個小陽台,也能設計成家庭菜園,種植多種蔬果,殘餘的食物做堆肥,是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
位在陽明山的「野蔓園」,種植了上百種的蔬果,更進一步利用這些天然的蔬果,製作成果醬、醬油、豆花、酒等副產品,每年吸引約千人慕名參觀。
「我的糧食自給率可達七到九成!」野蔓園創辦人亞曼自信的說。在他的農場裡,依據植物與生俱來就有的抵抗力,完全不灑農藥。
樸門農法的成功,啟發了許多人重返簡樸生活的想法,只是許多人懷有農夫夢,卻無法實踐,亞曼因此開放野蔓園,讓想要下田、接近土地的人,用打工的方式,貢獻勞力。
自然農法將會是未來的趨勢,我們無法控制商人,但從自家生產的,總是比較有保障。另外,現代人飲食過於精緻,文明病紛紛跑出來,有時候不妨返璞歸真,過個簡樸的生活,我想也是個很棒的體驗。
(圖片來源:Flickr Milkwooders)
【原文節錄】
堅持返璞歸真 推廣自給自足的農夫生活
近年來,三聚氰胺、塑化劑、銅葉綠素等食品安全事件頻傳,提倡食材來源的風潮興起。其中,源自澳洲、標榜栽種不用農藥、肥料的「樸門農法」(permaculture)也正在台灣發揚光大。
不同於有機農法,樸門農法更講究自然,連有機肥料也不用。標榜效法自然生態法則。即使是一方小陽台,也能設計成家庭菜園,種植多種蔬果,殘餘的食物做堆肥,是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
最近十年,樸門農法在台灣受到注意,不但有人開班授課,各地也出現樸門農場和小型蔬果園。其中,位於台北市陽明山的「野蔓園」不僅種有上百種蔬果,甚至進一步將種得的蔬果,做成果醬、醬油、豆花、豆腐、酒、醋。每年有上千人次到園學習,連海外華人也慕名參觀。
園主是台灣樸門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亞曼,本名唐嚴漢,是位頭綁花色頭巾、皮膚黝黑的男子,「樸門」二字的翻譯就來自他。他認為,現代人飲食沒有自主權,健康在別人手裡,廠商只求壓低成本,賺取利潤,以致食安危機層出不窮,「我要拿回飲食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