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國中會考加考英聽、數學非選擇題

更深入培養 下一代的國際競爭力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2-05-09

瀏覽數 22,500+

國中會考加考英聽、數學非選擇題
 

本文出自12年國教專刊

最近國一的學生與家長心臟都要很強,各就學區的免試超額比序條件已經讓他們感到惶恐,教育部又公布了新的國中教育會考政策,決定加考英語聽力與數學非選擇題,讓家長與學生更為慌張。

負責國中會考命題的台灣師範大學心測中心主任宋曜廷就語重心長地表示,去年9月公布的托福平均成績顯示,台灣在亞洲30個國家當中,排名倒數第10,已連續五年落後於南韓和中國大陸,亞洲鄰近國家日本、韓國、香港已經實施多年的英聽測驗,國內的大考中心也開始試辦英聽測驗,「考英聽是國際趨勢,台灣再不推動就會影響到競爭力。」

其實,教育部將英語聽力列入國中教育會考科目,本無可厚非,各界也覺得立意良好。只是城鄉落差大,在還未有完整配套下,難免引來疑慮,也呈現出幾家歡幾家愁的局面。

有家長回應「難道是國中基測敗部復活了嗎?」「不是說要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嗎?」「竟然加考英語聽力與數學非選擇題項目,將來小學生恐怕要開始補英文、數學了。」所以英語、數學補習班,雙語幼稚園、雙語學校將成為受益者。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12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謝國清質疑,英聽缺的不只是設備,偏鄉地區經常出現師資不足、教師流動問題,只要採計英聽分數,就會有家長送孩子去補習,而且對經濟弱勢生更為不利。

但是,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卻有不同看法。他指出,不論加考英聽或是數學非選擇題,都是回歸教學現場的正常現況。民國86年執行83課綱後,國中已開始重視英語聽力,都有安排上英聽課,段考也有考英聽,教育會考加考英聽應該不會造成學生太大負擔,都市與偏鄉的設備也不會差太多,但是都市可能有深度的優勢。

教育部長蔣偉寧在聽取各方意見後表示,如果有學校廣播系統設備不足等問題,需要補強與協助,教育部一定會盡全力解決,會讓所有學生在公平的基準點上參加考試。也會蒐集相關資料與試辦有效的模擬試務作業,作為會考正式實施前的參考,預定於101年9月底前公布102年教育會考試辦計畫。

會考於每年5月第一個週末舉行

儘管贊成與反對的聲音此起彼落,但是教育部為了推動12年國教,國中教育會考是考定了。

從103年起,國中教育會考將於每年5月的第一個周六、日舉行,學生在就讀的學校內,分一天半時間考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與寫作測驗六科,各考試科目題型以選擇題為主,非選擇題為輔。國文、社會、自然都維持4選1的選擇題型,寫作測驗的評分為一至六級,數學科則是新增加非選擇題型,而英語科首次增加聽力的試題。

為顧及今年國一生的權益,新加考的英聽、數學非選擇題,第一年將不採計分數,是從104年起才計分,也就是從目前讀小六的學生開始適用起。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要特別提醒家長與學生的是,雖然國中教育會考共為六科,但是當免試報名超過學校招生額,必須用到比序項目時,大多數的就學區都只採計國、數、英、社、自五科的成績,不採計作文測驗成績,只有在極少數競爭激烈的就學區,會在第三輪或第四輪比序時,會在國數英社自之後,採計作文測驗的分數。詳情請見各就學區的文章。

國中教育會考為國三學生的學力檢定工具,宋曜廷表示,會考考題難易度採「難易適中」,跟基測的「中間偏易」不同,各科平均通過率為五至六成,難題的題數會增加。將採標準參照方式呈現學生各科的結果,透過測驗的標準設定,五科成績表現分為「精熟」「基礎」「待加強」三等級;寫作測驗成績則比照基測1至6級評分。

他指出,初步模擬預估「精熟」級學生約10至20%,「基礎」級45至60%,「待加強」約20至35%。 整體來說,成績「精熟」表示學生精通熟習該科目國中階段所學習的知識與能力;「基礎」表示具備該科目國中階段的基本學力;「待加強」表示尚未具備該科目國中教育階段之基本學力。各科等級描述將依據102年試辦的結果,評估是否需要再予以調整。

完全依據九年一貫課綱命題

會考的英語科考試包括聽力與閱讀,總共60至75題,其中聽力部分20至30題,均為三選一的單選題,閱讀部分40至45題,均為四選一,測驗時間80分鐘,先進行聽力測驗20分鐘,再進行閱讀測驗60分鐘,「都會完全依據九年一貫課綱國中英力指標來命題,家長無須擔心,」中教司司長張明文強調,試題都是國中課程學習的內容。

而數學科將依據課程綱要內涵,增加2至3題非選擇題的試題,評量國中生的數學溝通能力,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能力表現,同時也有助教師的教學。

至於,學生該如何因應新增的英聽與數學非選擇題考試呢?

台北市景文高中教務主任江朝貴指出,原本國中就有安排英聽課程,但是長期以來「考試引導教學」,因為基測不考英聽,所以學生就沒有學習的壓力與動機。現在要加考英聽,剛好是提升語文力的好機會,學生除了認真上課外,也可於課後閒暇時,藉助聽錄音帶、看外國電影或聽英文歌等方式增強聽力,當然有能力的家長最好能陪孩子一起學習,培植未來的競爭力。

至於弱勢的學生,學校就要負起更多的責任,以位於新北市平溪的新北市立雙溪高中為例,國中部加上高中部共有600位學生,其中有100多位是低收入戶、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的學生。

雙溪高中校長柯雅菱表示,除了平常將英聽融入正常的英語課程之外,正在計畫利用每天早自習半小時的時間幫小朋友補強英聽的能力,並且運用高中部的資源,補強國中部英聽設備的不足,希望能拉拔這些相對弱勢的孩子一把。

「為了厚植人才的國際競爭力,任何新制度剛開始一定會有陣痛期,我們會盡全力協助學校克服難題,提升學生英語的聽力,」蔣偉寧希望老師、家長一起來創造讓孩子快樂學習的環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