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師Eelco Hooftman及 Bridget Baines兩人為緬懷英國19世紀末偉大的植物學家E.H. Wilson(威爾遜),特別打造了這個植物學家花園。
這位威爾遜大師在1899年第一次踏上中國後,就深深愛上地大物博、遍滿奇珍異草的中國。他前後在中國待了好幾年,走訪雲南、湖北、四川等地,甚至上到西藏等高山,為要找尋新品種的植物。
威爾遜總共在中國發現5000多種植物,並陸續引種到英國,也讓中國植物飄洋到歐美等地。
他在《植物引種》一書中寫道:「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花園都離不開中國花園的影響,因為中國是花園之國。」故此次英國Gross Max特別在世園會中規劃植物學家花園,以紀念這位大師的成就。
植物學家花園分為三部分:最先接觸的是前庭,它營造了從世園會的外面進到花園裡的過渡感覺。採用與西安兵馬俑相類似的陶土,搭配平磚砌成的磚瓦矮牆,打造成一個迂迴、不直接的動線觀賞路徑。
前庭裡,除一棵油松的雕塑樹及幾張加長座椅外,最特別的是可以聽到蟋蟀的叫聲,蟋蟀被竹籃裝著懸掛在半空中,當穿過庭園,即可聽到牠們的迎賓曲,這種超現實體驗,也象徵中國園林的一部份。
通過前庭來到外院,外院係以一片水杉樹林組成。水杉當初被當做一種柏科活化石,隨後被一位中國植物學家在湖北及四川兩省交界處發現。
在這群水杉下滿布了開花植物及蕨類植物,其中紅花綠絨蒿及全緣綠絨蒿這兩種罌粟科植物,是威爾遜當年在西藏高山上首次發現的,在此特別植栽以紀念他。
沿著步道走進圓形圍牆設的內室,或稱內院,一樣的陶土及平磚碶成的圓形圍牆,只留一小小開口,供人進出。
在圍牆上布滿了苔蘚及蕨類植物,在內院裡則呈現了一處異國風情的花園。在近六個月的展期中,向遊客展示成千上萬種由威爾遜在中國各地發掘的植物。
最具代表的品種是峨眉百合,這是威爾遜最有名的發現之一。他不僅從四川發現這些百合,並引種到英國歐洲去,更難得的是威爾遜也來台灣,把台灣百合及藥百合,也引種到英國去。
在這一片以威爾遜為主題的花園裡,為統一色調,皆以白色開花植物為主,呈現純淨的感覺。
植物學家花園裡的另一特色是首創數位植物標籤的創新,這系統由英國著名的Kew花園負責,運用行動通訊技術,來指引遊客到各個植物花卉前,進行互動與解說,並傳達威爾遜發現這些植物的過程故事,因此,參觀這座花園不僅有感性的視覺宴饗,也能夠吸收新知,兼具知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