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菊芳個頭不高,俐落的西裝頭,滿臉的笑容,不說,還以為她是一個帥氣男生;但是,她可是一個為愛勇於放棄在倫敦華航辦事處工作的浪漫女性。
為了與在蕪湖公家單位上班的大陸先生團聚,2000年她放棄了英國多年工作,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蕪湖。
「我是很lucky(幸運)的人,」惜福的黃菊芳,總是不斷地重複這一句話,剛到蕪湖時,她也不知道該幹些什麼,於是就選擇到蕪湖的安徽師範大學法律系修課打發時間。
教外師中文 掌握師資來源
由於自己旅外的背景,她認識了一票安徽師大的外籍生。蕪湖在當時,顯得無比單純與荒蕪。外籍生總是閒得發慌,「不如我來開個外語補習班,你們就來當老師吧!」熱心的黃菊芳這麼說。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有想法的黃菊芳開始展開半年的密集調查,一方面瞭解蕪湖當地的外語補習市場,一方面到上海等一線城市考察,她發現蕪湖當時沒有上檔次的外語補習班。
她因此抓緊這個市場空檔切入,在嶄新的硬體設備以及良好的師資下,黃菊芳一舉攻入蕪湖的外語補習市場。用心耕耘,現在已經是當地100多家外語補習班的龍頭老大。
「成功的關鍵在於掌握師資來源!」黃菊芳肯定地說,這在內地城市是相對不容易的。
之後,隨著艾斯通的規模擴大,師資的來源便成問題,此時過去在英國的人脈資源就派上用場。艾斯通相對其他補習班的優勢是可以直接到英國招募師資,同時也與走美國師資系統的補習班做區隔。
還有,要如何跟沿海的一線城市競爭師資呢?「我們還有一個吸引外籍師資的祕密武器,就是提供海外教師漢語培訓的福利,」黃菊芳說,這對於感興趣於中國崛起的外籍青年,是一大誘因。因為這樣也一舉解決暑假空檔師資荒的問題,吸納外籍青年來蕪湖短期任教。
攻小學課程 打進當地學校
「我們另外一個幸運的點在於一開始便切入正確的利基市場:小學生英語教學市場,」黃菊芳指出,這些都要歸功於她的台灣經驗。
事實上,她認為此刻大陸人的思考方式很接近早年的台灣人。一開始都是強調升學,著重升學補習,但逐漸不再那麼重視一定要考上重點大學圖翻身,而是希望孩子擁有較好的外語能力,一方面可更有競爭力,也可以更有國際觀與國際接軌,並找到比較好的工作。
「華人都是這樣,有錢的話,最捨得買房子,其次就是小孩教育,」黃菊芳點出箇中關鍵。
黃菊芳參考台灣的外語補習班的發展過程,成功地避掉升學這塊紅海,而切入了當時尚屬處女地的小學市場。如今小學市場已占艾斯通一半以上業績,其他1∕4為幼兒英語教育,1∕4為青年與自我學習市場。
此外,她也積極切入客製化以及各公司內部的語言培訓市場,甚至幫外商公司規劃高階主管的中英文培訓。
問黃菊芳,中文培訓不是大陸各高校壟斷的市場嗎?她回答道,大陸大學多屬公立,態度比較官僚,不願意客製化,這就提供了切入的機會。
除此之外,黃菊芳也發揮台灣人靈活的特質,揮軍當地中學、小學的課內外語教學市場。
她分析道,像蕪湖這樣的二、三線城市,除了大學外,基本上沒有外籍老師,這也提供了偌大空間,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學校體系較為保守,必須花很大的功夫經營關係,才有機會打入這個大市場。
在執行層面上,她花最多的心血抓緊師資水平,而艾斯通拒絕加盟,完全採取直營體系,也是確保教學品質的最直接辦法,「口碑打壞了就不好挽救了,」她說。
就這樣不到10年來,黃菊芳在陌生的蕪湖打下一片天。她鼓勵有心者可以多研究,在中國的二、三線城市,還是無數朝陽產業,等著肯打拚的台灣人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