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13年之內,奇瑞從零茁壯成中國第一自主汽車品牌,目前年銷68萬輛汽車。這過程當中,竟也有台商的重要貢獻,並且讓這樣的火種在蕪湖開枝散葉。
「奇瑞從第一款車開始,便透過台灣汽車模具商福臻協助開發模具,可說台商對奇瑞貢獻良多!」奇瑞總經理助理金弋波表示。在這作過程當中,韋爾模具總經理陳文華無疑是靈魂人物。「我從奇瑞第一款車型開發,便參與其中,」今年近60歲、已在汽車產業服務逾30年的陳文華說。
陳文華曾擔任台灣福臻與奇瑞合作的模具中心負責人長達10年,為奇瑞開發過多型汽車模具。
開發汽車模具 獲最佳成長獎
2007年陳文華從福臻退休後,在蕪湖市府的極力邀請下,擔任蕪湖市技術開發區模具園的規劃及引資者,在半年順利招商47家汽車模具廠(含三家台商)進駐,自己也開設韋爾模具公司,成為模具園的一員。
話說自己創業的因緣,陳文華感歎地說:「這裡政府效率與企圖心很驚人,在退休前夕的一場研討會,我提及設立模具園的建議,沒料到隔了一個禮拜,市府官員就捧著一本模具園規劃書要我審核,我才又投入招商,甚至創業。」
投入模具業豈不是跟老東家業務衝突嗎?一本台灣人的人情義理,陳文華表示:「我嚴格要求業務員,三年內不得碰福臻的既有客戶。」
目前韋爾的規模雖小,但成長驚人,他打趣道:「我們追求目標不是高速成長,而是避免成長過快。」一旁的市台辦靳科長表示,韋爾模具成立以來,成績亮眼,去年還與台達電並列蕪湖技術開發區評比的最佳成長獎。
儘管韋爾模具僅三年歷史,陳文華憑藉他在汽車模具業長期的資歷與口碑,爭取到不少訂單。例如,去年陝西汽車為因應十二五,提出新型重卡計畫,選定五家配套廠商,韋爾便是模具配套廠。
「我本來也納悶,在汽車業中名不見經傳的陝汽為何能在十二五規劃當中,能有這麼重大項目上馬?」在與朋友討論之下才恍然大悟,所有的解答可能在於下一個階段的領導人(習近平)籍貫出身陝西。
「那麼何以安徽出過這麼多重要領導,連現任總書記胡錦濤書記都出身安徽,而現在發展僅止於此呢?」記者提出質疑。
陳文華解釋道:「發展是要看比較的,你看1995年的蕪湖,比現在的甘肅還不如;你以為奇瑞在2001年折騰兩年才拿到的第一張轎車准生證怎麼批下來的啊!」「一切最後的解答還是在政治,」陳文華說。
自動拆車線 有效處理廢棄車
除了駕輕就熟的汽車模具開發之外,韋爾模具目前還切入另外一個藍海市場,「全自動拆車線」的設計與生產。
「廢車拆卸下來,全身是寶,除金屬外,堪用零件可以再利用,連廢棄油也能循環使用,」陳文華說。全世界目前的廢車拆卸,全靠手工跟半自動化處理,根本無法像新車裝配線一般,利用流水線一樣處理,這當中有不少難關必須攻克。包括了處理不同車型時,流水線的自動偵測問題;另外,拆車線要將零組件拆卸下來,在線上,車身勢必承受比裝配線更大的外力,如何處理應力問題也是一大難關。
不過顯然韋爾已經克服這些問題,技術專利屬韋爾與美國通路商所共有,順利的話,今年7月便可試車。整條拆車線共有18站,運作必須動用50幾個人,從整車進入拆車線,到白車身壓縮成團堆放,三分鐘便可以拆卸一部車。
簡報室內,陳文華指著牆上的設計圖介紹他的構想,「目前這條生產線是賣給美國,但這樣的產品完全切合十二五規劃的節能減排趨勢,我一方面可以申請出口退稅,再來可以申請大陸政策的研發補助!」他說,算盤一點都不含糊。
可以預見,在大量汽車充斥大陸之後,如何效率處理廢棄車將是下一個面對的問題,即使目前不需要拆車線,但未來肯定需要,「你想想這會是多大的生意,」陳文華說。
談到大陸汽車市場,他認為2011年的汽車總產量應該可以維持2010年水準1800萬輛。同時,更好的前景還在未來,他完全相信,在政府主導下,大陸極有可能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動車市場與生產基地。
安徽這個台灣人比較陌生的市場,已是大陸汽車產業的重要基地,更是台灣相關業者不能忽視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