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電動車競賽,政府腳步卻落後企業

首次電動車展 經部盼扶植出全球前十大品牌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11-04-29

瀏覽數 26,050+

電動車競賽,政府腳步卻落後企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1 / 5月號雜誌 黃金10年來了!

熱鬧的4月天,小小的彈丸之地台灣,密集地舉辦了好幾場重量級的國際展覽,好不熱鬧。

最受矚目的,便是車輛業年度盛事,包括第27屆「臺北國際汽車零配件展」、第6屆「臺北國際車用電子展」、第6屆「台灣國際機車展」,幾乎都在同一檔期接力上演,預估吸引近七萬名國內外買家前來。

根據「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統計,去年台灣汽車零組件產值來到2107億元,不但創下24.2%的高成長率,且出口比率逾八成。在ECFA早收清單及關稅減低的刺激下,今年極可能創下2500億元的歷史新高。

比起照慣例進行的三大展,首次亮相的「國際電動車展」,意義似乎更重大。因為這是台灣首次對國際發表電動車實力。

在開幕式上,經濟部次長黃重球即表示,政府目前推動的「智慧電動車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已編列97億元輔助資金,預計先在三年內推動十區、3000輛的先導運行計畫,要在2016年扶植出全球前十大的電動車品牌,及年產六萬輛電動車的目標,把台灣打造成電動車的重要產業聚落。

這次展覽,可以見到國內各種關於綠能運輸工具的解決方案,從上游的電池、充電站、中游的馬達、控制器等零配件、再到下游的整車製造,對電動車有著墨的廠商幾乎一次到齊,隱約讓人看到電動車產業鏈的雛形。

包括裕隆集團的「納智捷」和「酷比」、新生的中小企業「皆盈綠」、代步車大廠「必翔實業」、機車業龍頭「光陽」、太陽能廠「益通」、耕耘燃料電池的「亞太」、甚至不少來自對岸的業者,都展示了自創品牌的電動車。

如必翔發表的兩人座電動小車「Venus」,車重僅680公斤,續航力超過100公里,且快充電時間只需25分鐘。

必翔總經理蔣清明指出,雖然Venus目前以外銷歐洲為主,但如果政府提供購車補助,未來售價有可能壓到60萬元左右,價格具競爭力。

鎖定公務運輸 減碳效益高

儘管政府端出輔助政策,可是,現階段電動車價格居高不下,加上電池安全令人存疑、基礎建設不夠完備、稅賦計算困難等,都一再加深消費者的疑慮。

對此,這次電動車展便出現許多五花八門的解決方案。

首先,從銷售策略來看,業者開始把對象從一般的私家車;轉至公務車隊與商務用車,從更務實的角度推動綠色運輸。

如皆盈綠便鎖定機場、遊樂園、物流等行駛路線固定的商務車隊,根據計算,每日行駛220公里、得加31公升汽油的計程車,若改用純電動車,一年可節省超過30萬元的燃油支出,並減少2萬6000公斤的碳排放。

車展前幾週,台達電子、成運汽車、車輛中心、工研院機械所等單位,也宣布合組「增程型電動巴士研發聯盟」,預計投入10億元研發經費,在2013年推出台灣第一輛技術自主的增程(Range-Extend)電動巴士。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分析,台灣每年的巴士需求約2200輛,若電動巴士可在2015年創造15%市占率,每年不但可創造35億元產值,還能藉此減少約1億元油耗支出,及一萬公噸的碳排放。

1895年發表全球第一輛巴士、當前全球最大巴士供應商的德國戴姆勒集團(Daimler AG),去年一共銷出近四萬輛巴士,全球市占率高達13%。目前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油電複合(Hybrid)公用車隊,就是紐約市政府向戴姆勒採購的1700部ORION公車。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來台提倡綠色運輸系統的戴姆勒東南亞區巴士部門協理鮑爾(Thomas Bauer)強調,都會區要降低排碳,「從公眾運輸系統下手是最快的,因為這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使用的!」

不久前,台中市政府便宣布採購日產(Leaf)與納智捷兩種綠色車款,一次購入100輛純電動車,做為市政府的公務用車,包括警政勤務、環保稽核、觀光接駁、廣宣教育等用途。

推以租代購 連結觀光、校園

再來,電動車的服務模式也有了變化,以解決充電設施不足、行駛距離短、後勤維修困難等問題。如裕隆集團便趁著車展宣布,未來將籌組一家「裕隆電能公司」,除了布建充電站及電池交換站,還打算提供電池出租與回收服務,把電動車和電池的成本切割,以最親民的價格及使用方式籠絡消費者。

納智捷副總經理曹中庸分析,目前消費者對電動車的主要疑慮,首先是如何方便而快速地取得能源,其次才是價格。而裕隆電能的服務可透過無線傳輸系統,進行電動車的遠端能源管理,一旦車子電力不足,便會將最近的電池交換站資訊傳給車主。

「電池占電動車的成本近五成,如果電池只租不買,電動車的售價就能大幅下降!」曹中庸說明,若純粹租賃使用,價格甚至可能比租汽油車還低。

不僅如此,裕隆集團旗下另一家「格上租車」,也預計投入2.7億元在大台北地區推出100輛電動車的租賃服務,並與美麗華、京站、西門町、淡水老街、天母等景點合設充電站,要把電動車和觀光地帶串連起來。

而國內第三大的租賃車商「小馬租車」,最近也向工業局提出申請,提供以校園為主的電動巴士接駁服務。此外,包括新北市的「茶鄉」坪林、新竹市的世博台灣館、高雄市的旗津地區,都有電動車的示範運行計畫。

這破天荒的第一次電動車展,雖讓外界看見了台灣推動電動車的創意與產業能量。但很明顯的,未來仍有待政府的進一步協助與資源挹注,才能搭建有利電動車的使用環境。比方說,車子人人會做,但充電站的造價卻高得嚇人,且土地取得和電力供應都得看公部門臉色,一般企業難獨力承擔。

但地方政府的財源卻是個大問題。一位不願具名的業者大吐苦水地說,「很多縣市連幾億元的自籌款都撥不出來,或預算動不動就被議會卡住,這樣如何推廣電動車?」看來,這場全球的電動車競爭舞台裡,政府的腳步還落後產業界甚多。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與皆盈綠合作 「遠見一號」電動車預計7月上路

這次別具意義的國內首次電動車展中,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決定響應低碳運輸,宣布與新生中小企業「皆盈綠動能」合作,一起參與政府的電動車先導運行計畫,以更環保的「遠見一號」作為運送知識的交通工具。

這台由皆盈綠打造的「遠見一號」,造價超過150萬元,最高極速可突破100公里,充滿電力後,單次行駛距離可達110公里,而且可用家庭的220V插座充電,八小時便可充滿上路。

幾個月來,雙方已召開多次上路前的準備會議,並以「試車牌」上路測試。

例如為了符合運送書籍的需求,「遠見一號」不包含乘客的載重量,就得高達600公斤以上。

若以每日行駛50公里計算,往後「遠見一號」不但每年可省下逾4萬元的能源費用,相較以往的汽油引擎車,油料成本節約幅度超過八成,更可因此減少4092公斤的碳排放量。預計今年7月通過政府測試、取得車牌後,「遠見一號」便可整裝上路,受邀擔任皆盈綠「首席發言人」的「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讚許道,過去都是國外大廠制訂技術規格,「但皆盈綠卻反過來,把台灣出產的山豬綠電池推向歐洲,未來甚至可以行銷世界!」在「遠見一號」發表記者會上,還有個令人矚目的焦點,一台掛著「台塑」品牌的Matiz掀背小車。

當天到場的台塑長園主管表示,這台車用的是台塑長園與皆盈綠合作的電池材料,以測試電動車的使用狀況。這台搭電動版Matiz,會不會是台塑重返車市的前導車?值得關注。(高宜凡)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