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核電沒有「白吃的午餐」

張作錦
user

張作錦

2011-04-11

瀏覽數 19,900+

核電沒有「白吃的午餐」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1 / 4月號雜誌 一個人的經濟潮

日本地震加海嘯,造成重大的損失,尤其福島核電廠災變和輻射問題,更引起世人的注意。

世界各地核電發生重大事故,已有三次:1979年美國的三哩島核電廠、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廠和這次日本的福島核電廠。每次都叫人怵目驚心,歷久難忘,無怪乎大家聞聲而色變。

台灣環保團體和在野黨人士都提出呼籲,要求三座核電廠立即暫停運轉,進行總體檢,同時中止興建核四廠。

發電有很多方式,用核動力發電只是其中之一。在1954年蘇聯興建世界第一座核電廠之前,發電多用煤和汽油,風力亦是其中之一。當大家發現了核能可以發電,於是群起興建核電廠。根據國際原子能委員會2011年1月公布的資料,全球正在運行中的發電機組共有442個,核發電量約占全球總發電量16%。擁有發電機組最多的國家是:美國104個、法國58個、日本54個、俄羅斯32個、韓國21個、印度20個、英國19個、加拿大18個、法國17個、烏克蘭15個、中國13個。

台灣有3座運轉中的核電廠,還正在興建1座中。

根據國際原子能委員會的估計,到2030年,全球運行的核電站將再增300座。世界核能協會預計,到2015年,全世界可能平均每五天就開工一個裝機容量約1000兆瓦的核電站。

少了核電 經濟發展受影響

為什麼大家這麼熱中核能發電?因為根據當初專家們的說法,是高品質、安全穩定以及清潔。直到現在,除了安全有些疑慮外,其他優點依然「屹立不搖」。大家想想,當年燒煤發電是個什麼情況?那樣的污染,現在的人還能忍受嗎?再說,地下的煤並非無窮無盡。台灣的煤礦,固已停產十之八九,就是從國外進口亦已非易事。而且,來源操之在人,有時緩不濟急。

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免費報名,看見時代的選擇。

當然,我們可以用石油發電,但是石油價格節節攀升,已成為奢侈品。專家曾計算,當石油售價每桶50元美元時,用之發電已不堪負荷,現在每桶已售100以上了,因利比亞等國家的動亂,可能漲到200元左右。用油發電,誰受得了?

2000年民進黨取得政權,林義雄倡議「非核家園」,行政院把興建中的核能四廠停工。後經大法官認為違憲,重行復工。在政治鬥爭中,停停建建,十幾年過去了,還沒完工,已經損失4000多億元。

如果台灣不使用核能發電,追求「非核家園」的理想,當然可以理性討論,取決於多數民意。但是台灣的政治鬥爭早已「養成習慣」,而且幾乎變成了一個反智的社會,能否心平氣和地討論,得出合理的結論,實在不容樂觀。

同時,大家也要有認識,核能發電與經濟建設有絕對的正面關係,試看擁有核電廠的國家,多是高生產、高發展的國家。台灣若沒有核電廠,我們不可能再有龍頭產業、有大量出口、有平均2萬美元的國民所得、有能力到世界各地觀光旅遊等。但我們可以享受田園風光,過心靈平靜的生活,使我們的子女平安成長而無核變的恐懼。台灣民眾常去印尼峇里島等地旅遊,體驗的就是那種悠閒與恬靜。

核能發電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我們也沒有選擇白吃,那麼無論過什麼樣的日子,就都能心安理得。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