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與雜技是大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台灣過去100年來,新人輩出,從歌唱、跳舞,再到魔術、扯鈴、沙畫、街舞等,不時出現優秀人才,站上世界的頂端。
在歌唱表演方面,1970年代台灣出現鄧麗君,風靡全亞洲。近十幾年來,周杰倫、阿妹、蔡依林等歌手,也成為亞洲流行音樂的天王、天后。今年甚至有個20多歲的小胖林育群,翻唱惠妮休斯頓的歌曲,透過網路,瞬間紅遍全世界。
除了流行音樂表演,近十年來,台灣在魔術雜技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現。雜技表演要吸引觀眾,就得新奇、好看又有趣。年輕世代在多元創新的環境下長大,比上一代更有創意,已出現魔術師劉謙、李佳峰等國際上重要的代表性人物。
政大經濟系畢業的陳日昇和就讀輔大資管系的郭柏辰,也是例子。兩人在6月中旬第九屆日本海國際魔術大賽分別獲得總冠軍、季軍,25歲的陳日昇還拿下觀眾票選最佳魔術師、亞洲魔術聯盟特別獎,是第一位拿到三項冠軍的台灣人。一週之後,他更得到馬來西亞魔術大賽冠軍,被稱為劉謙的接班人。
雜技發揚文化,政府投入30年
「台灣沒有雜技,是受大陸遷台的雜技藝人影響,」研究雜技歷史的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生郭憲偉分析,1945年二戰結束後,大陸的雜技藝人海長青來台定居,隨後,政府遷台,沈長福、張連起、李棠華等藝人,魔術團、京劇團也從大陸來台扎根。
當時,民生凋敝,但是,民眾仍需要娛樂,他們表演逗趣滑稽的特技、武術、魔術,叫好叫座,也帶動曾經受日本政府壓抑的舞龍舞獅,再度活躍民間。
1960、1970年代是台灣雜技發展的重要時刻。當時中共推動文革,台灣反而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不但派出李棠華等藝人到國外表演,以雜技進行外交,教育部也推廣全民體育,在中小學校的體育課教導扯鈴、跳繩、踢毽子、宋江陣等民俗技藝。
為了保護文化傳統,李棠華還成立中華民俗技藝中心,復興劇校(現為台灣戲曲學院)也在1982年設立綜藝科,由老一輩雜技藝人傳授。政府對雜技教育投入20、30年,目前進入豐收的時節,國人近年開始參加國際比賽,拿到世界冠軍的機會愈來愈多。
「台灣的扯鈴人口密度居全球之冠,」台南大學體育系教授蔡宗信觀察,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如此推廣扯鈴,因此台灣出現了世界扯鈴冠軍林韋良。
在台灣戲曲學院教雜技表演的郭憲偉分析,扯鈴材質從木頭變為塑膠,重量減輕,可以一次耍三、四個鈴,發展花式扯鈴。
結合科技與網路,雜技現新貌
隨著21世紀的社會多元發展、科技進步,雜技表演在原有的基礎上,靠著國人的創意,又有了新面貌。體委會全民運動處副處長何台棟表示,雜技逐漸走向聲光特效,訴求3D超炫的視覺享受,也因為網路發達,資訊取得容易,學習管道增加,表演內容比過去更上一層樓,更有國際競爭力。
他以魔術為例,電視節目找國際獲獎的魔術師表演,網路也能找到魔術破解方法,鼓勵民眾自學,而ESPN等體育頻道也有雜技表演,帶動流行風氣。 另外,解嚴開放20多年後,台灣的年輕世代成為具有新意,能夠接受多元價值的一代,因此,出現了跳舞機世界冠軍沈秀華、街舞達人周允斌、肚皮舞舞者孫于婷等。 在創新表現之下,還有值得注意的發展,例如,殘障人士近年頻頻以輪椅國際標準舞,拿下世界冠軍,成為另一類新興雜技表演。
中華樂扶社會服務協會祕書長李明罡在十年前創國內先例,帶領殘友參加世界盃比賽,獲獎歸來,經常接受邀請到各機關表演。
只是輪標舞需要特殊的輪椅,動輒要價10萬元,不是每個殘友都能購買,他認為,如果政府能補助,又將輪標舞列入舞蹈表演,販售門票,藝術市場會更豐富。以荷蘭為例,他們為殘友設置輪標舞表演場所,往往吸引許多觀眾。
看來台灣要培養更多的雜技人才,不妨讓他們擁有屬於自己的舞台,增加表演機會,贏得掌聲的時候,也提醒自己精益求精。
向台灣之光致敬
除了本期表演類介紹的10個新台灣之光以外,從過去到現在仍有許多知名但本刊未報導的台灣之光,請見右表。 製表:黃漢華
唐文傑 曾任李棠華特技團團員,因表演受傷後復出,獲荷蘭世界盃雙輪椅國際標準舞季軍
林秀霞 獲新加坡輪椅國際標準舞世界盃公開賽拉丁組冠軍,日本輪椅國際標準舞世界盃公開賽的拉丁、摩登雙料冠軍
海長青 首位來台的大陸雜技藝人,是台灣發展雜技表演的主要推手
張連起 曾任復興劇校綜藝科總教練,首位帶領台灣雜技團,到大陸參加國際雜技藝術節
李棠華 有愛國藝人之稱,由政府派遣率團到海外表演達數十年
羅飛雄 台灣戲曲學院綜藝團藝術總監,多次赴美加、東南亞表演,獲選為美國國際魔術師協會台灣分會會長 楊舒晴 從小學習京劇,就讀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期間,獲太陽馬戲團錄取,成為第一位以京劇表演的台灣人 卓家宏 參加西班牙第一屆國際馬戲節,擊敗100多位選手,獲得最高榮譽「金獎」
范仲杰 獲明武職業格鬥賽冠軍、中國「英雄榜10」國際職業格鬥賽冠軍、台灣武狀元總合格鬥賽冠軍
楊東雄 獲北京國際搏擊散手邀請賽65公斤級冠軍、美國德州國際散打摶擊錦標賽冠軍
陳怡諭 獲亞洲區職業組奪得個人賽季軍,組成七人組肚皮舞團,獲韓國首爾國際肚皮舞大賽職業組團體金牌 推薦更多新台灣之光,請上《遠見》網站:www.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