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防疫有成,台灣模式成全球典範

蘇益仁
user

蘇益仁

2025-11-11

瀏覽數 200+

在全球登革熱病例破千萬的危機下,台灣成功控制疫情,立下典範。此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在全球登革熱病例破千萬的危機下,台灣成功控制疫情,立下典範。此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編按:在全球登革熱病例破千萬的危機下,台灣成功地控制疫情,靠的就是系統化防疫與科技輔助,其展現的防疫韌性與組織合作成果,為全球氣候變遷下的公衛挑戰,立下典範。

時序已經入秋,每年在這個時節,是登革熱防疫人員可以暫時鬆一口氣的時候。今年全台灣至今共有27例本土病例,雖然北部地區出現10例零星病例,但在指標縣市的高雄只有14例,台南也只有3例,而且病例並没有北移到嘉義及雲林,使防疫人員鬆一口氣。

建立防治新標準,引進高科技助攻

在全球氣候變遷下,2024年全球登革熱的病例數來到歷史新高,全球病例數超過1400萬例,並超過1萬2000人死亡。而今年疫情亦持續嚴峻,在南美洲及東南亞仍有超過400萬登革熱病例,以及超過3000人死亡的情況下,台灣今年在颱風頻繁及下雨積水,蚊蟲孳生的環境下能有此成績,應歸功於各縣市政府建立起的防治標準程序,尤其是前瞻性措施及高科技的引進。

台灣登革熱防治能締造幾十年來的佳績,其實源自於2015年台南及高雄的數萬例疫情,導致醫療、經濟、及政府體系運作的大問題。在當時的台南市長賴清德倡議及行政院長張善政的支持下,高雄及台南成立登革熱防治中心,國家衛生研究院也成立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啟動國家蚊媒傳染疾病有系統的防疫作為。

其中,除了前瞻性標準防疫作為的建立以外,學術界引入科技技術,如無人機監測及噴藥、蚊卵監測及誘殺系統的建置、無症狀高危險族群的血清監測等扮演十分關鍵的角色。這些措施都是全球登革防治的典範。

全球氣候變遷,中央地方攜手防疫

今年,大家關心的登革熱北移至嘉義及雲林的疫情,並沒有發生,反而是在桃園、台北、新北及宜蘭有零星案例,幸而皆迅速控制,沒有擴大。

防疫最大的問題,反而是在疫情爆發時,政府挹注大量預算,但在沒有疫情下,防疫預算被大量刪減,如此惡性循環,登革熱提供了政府防疫的重要啟示。

此外,疫情發生時,中央及地方常互相推諉究責,今年的豬瘟是一例。2015年,登革熱防治中心計畫,其實提供中央及地方政府在不同政黨執政下合作的範例。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及蚊蟲病毒猖獗的未來,政府如何應對各類的疫情,登革熱防治提供了一個典範。也在此,向各地方政府及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防疫人員的辛苦致敬。

免費報名12/20活動!顏宗海醫師教你避開食安陷阱,破解餐桌上的各種疑慮。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疾病管制局前局長、南臺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國家衛生研究院名譽研究員)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