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股ETF規模10年成長32倍、受益人數飆60倍!央行提醒7大風險

中央社
user

中央社

2025-06-05

瀏覽數 4,300+

央行報告示警,ETF市場規模迅速擴張,將對投資人、金融體系造成潛在風險。(僅為情境配圖)freepik by jcomp
央行報告示警,ETF市場規模迅速擴張,將對投資人、金融體系造成潛在風險。(僅為情境配圖)freepik by jcomp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2024年台股狂飆,突破2萬3000點關卡,吸引散戶螞蟻雄兵搶進,ETF也成為熱門投資標的。不過央行報告示警,ETF市場規模迅速擴張,將對投資人、金融體系造成潛在風險,且政府對ETF商品未訂定專法,目前主要靠金管會加強市場監理作為。

台灣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市場發展已經超過20年,近年受到台灣股市屢創新高、高配息誘因,以及市場預期美國降息等影響,ETF市場規模再次快速擴張,其中高股息ETF募集風潮更促使投資人解約定存或貸款搶購,引發監理機關及各界關注。

央行最新一期金融穩定報告,特別以專欄形式,點出台灣ETF市場發展與監理議題。

央行指出,截至113年底,國內ETF市場規模達新台幣6.4兆元,較104年底的2021億元,大幅成長約32倍,ETF基金數量也從104年底的34檔遽增至260檔,投資ETF基金受益人更從24萬人狂飆至1437萬人,成長幅度高達60倍;ETF占台股市值比重持續攀升,已經成為國內投資市場不可忽視的主力商品之一。

ETF雖有分散風險、交易便利等優點,受到投資人青睞,但央行認為,投資過程中仍可能面臨風險,而且隨著ETF市場規模迅速擴張,也會對整體金融穩定帶來潛在影響。

央行提醒,對投資人而言,需注意折溢價風險追蹤誤差風險基金清算風險流動性風險;對金融體系而言,則有系統性風險助漲助跌風險,以及集中度風險

2024年「ETF之亂」央行示警:小心羊群效應

去年3月台灣掀起ETF熱潮,多檔ETF申購規模爆表、接連刷新歷史紀錄,當時央行總裁楊金龍特別公開喊話,投資人要小心「羊群效應」,民眾一窩蜂去搶,雖然容易一起上去,但也容易一起下來。

央行解釋,羊群效應(herding effect)又稱為群聚效應或從眾效應,經濟學裡常用此描述經濟個體的群聚行為,因為人類也有盲目從眾的本能,會一窩蜂地做出相同反應,這種情況在金融市場尤其常見。

免費報名|8/17(日)賴佩霞@基隆塔《靜心的力量》新書分享會

央行憂ETF未訂專法規範

這次央行在金融穩定報告,再次提及ETF議題,並指出部分投信公司為了衝高配息率吸引投資人,動用收益平準金維持高配息,甚至頻繁轉換持股,可能導致投資成本增加,並侵蝕報酬,恐損害投資人長期利益。

儘管ETF帶來金融潛在風險,央行指出,國內對ETF商品未訂定專法,而是散見證券投資信託、證券交易相關法規及投信投顧公會自律規範等。

金管會現已加強市場監理作為,央行表示,未來仍將基於總體審慎監理的目的,持續研究及關注國內ETF市場發展以及潛在風險變化,與金管會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本文轉載自2025.06.05「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