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勝雄指出,我們正面臨政治經濟都變化非常大、不確定的時代,先前賴清德總統要求成立行政院經濟發展顧問委員會,期待能朝「創新經濟」「均衡台灣」「包容成長」三個面向發展,他身為「均衡台灣」組別召集人,因此想以此題進行分享。
許勝雄指出,2023年全球經濟逐漸從疫情中復甦,該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達3.2%,各國也更謹慎檢視通膨與就業狀況,力求經濟成長。但同時地緣政治風險也持續升溫,例如:美國大選結果及選後貿易政策走向,都將對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性。此外,先進國家普遍面臨的人口老化、少子化問題,也衍生出勞動人口不足、生產力下降等挑戰。
面對這些全球性的挑戰,台灣做為重要經貿夥伴,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更需重視資源的均衡應用。許勝雄認為,產業發展與資源供需之間的缺口,以及智慧科技生態系的建構是否兼顧創新與區域均衡,都是台灣需要關注的議題。
國家發展如「疊紙牌屋」,需注重平衡
許勝雄以「疊紙牌屋」比喻國家發展,強調平衡的重要性。他認為,追求卓越的同時,必須兼顧經濟、社會、文化等面向的均衡,才能建構穩固的發展基礎。這種力求平衡、均衡的成就,本身就是一門藝術,不僅要以人為本,追求經濟與社會的均衡,更要追求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達到「人與天」的均衡,這才是真正具有遠見的思維。
此外,許勝雄也認為,進步的台灣應培養國人均衡身心健康的觀念,打造安居樂業的環境。比如顧問會議中便討論到,應將3K工作——所謂骯髒、辛苦、危險的工作——變成有希望的、有期待、薪水要好的工作。
成就均衡社會發展,企業是重要的一環
身為國家經濟體系的一份子,許勝雄認為,企業也應追求經營體系的均衡發展。舉例來說,集團在發展自動化的過程中,會避免將物品由下往上輸送,而是採用往下墜、符合地心引力的方式,減少電力浪費,這些作為將一點一滴內化為企業文化。
另一方面,許勝雄也經常鼓勵公司同仁應如兄弟姐妹般相互關心、照顧,並在同仁犯錯時適時提醒,朝正確的方向共同邁進,這都是成就均衡社會的重要一環。
最後,他也希望全世界政治人物能多點關懷、愛心、慈悲,而非常常在打仗、產生衝突,並期許各界能共同努力,追求和諧、均衡的社會,產生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