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設計展26日於台南盛大展開,週末別錯過。這次展覽呼應今年「台南400」,以「是台南・當是未來」為主題,突破大眾對台南「吃喝玩樂」的印象,連結在地產業與歷史元素,呈現新台南意象。實際參觀2024台灣設計展兩大主展區:南美館2館和西市場,還有哪些亮點?《遠見》一文開箱。
府城400年,主視覺融合城門、廊道意象
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有「府城」之稱。台南見證了台灣從荷蘭殖民、明鄭時期、清朝統治到日治時期的歷史變遷。今年台灣設計展主題「是台南,當是未來」深刻的呼應台南作為台灣起點的歷史地位。2024台灣設計展主視覺融合城門、廊道意象,象徵穿越時空。此次展覽不僅融合台南的文化遺產、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更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讓民眾在城市街道漫步中即可體驗展覽。
南波萬:「世界之光」豐富台南
臺南市美術館2館是這次台灣設計展的主展區之一,從一樓到頂樓規劃A1~A6展區。走進南美館一樓的A1展覽南波萬,線條閃爍的燈光搭配工廠背景音樂,一場具備台南產業特色的燈光秀在眼前展開。以舞台展演形式,呈現傳統產業與民眾生活的緊密連結,讓台南傳產工業不再冷冰冰、有距離!
「台灣人不玩諧音梗,簡直『太南』了,」南波萬策展人、3+2 Design Studio負責人謝易成笑著說道。A1展覽以「南波萬No.1——Spotlight Tainan」為核心理念,呈現台南18家傳統產業如何從在地發跡,一路走到國際市場,躍升為隱形冠軍,成為世界之光。
展場以特色圖樣呈現傳產元素,拉近觀展民眾與傳統產業的距離。像是以「自行車鏈條」,排出台灣形狀,顯示桂盟為了台灣潮濕氣候所研發的單車專用鏈條。也用「裸機」展示宏佳騰研發的AI電動車,讓民眾可看見車身內部設計以及智慧儀表板,呈現宏佳騰的工業技術與精密巧思。
謝易成表示,南波萬不是讓參觀民眾「觀望」台南廠商的豐功偉業,更期許觀者受到啟發,未來也能成為專業領域的發光者,下一個台灣之光。
百年活古蹟重新開市,西市場以新面貌重現榮景
本屆台灣設計展另一大亮點,就是百年古蹟「西市場」的重新開幕。西市場曾是日治時代台南最具規模的批發市場,更是南台灣最大布市。曾經,西市場訂製衣服的客人絡繹不絕。根據當地商家說法,全盛時期,布商會從早上8點一直工作到晚上8、9點。然而,隨著成衣產業興起,西市場的布市也隨之沒落。
從2017年正式啟動大整修,這次,西市場將於台灣設計展「重新開市」,成為這屆台灣設計展的主展區之一,讓民眾藉由動態與靜態展覽,親身體驗西市場的繁華歷史與未來可能。
其中,A8展覽「踅seh西市」,在西市場的入口,設置拱形「吆喝門」,拱門內部架設數位跑馬燈,將傳統市場的吆喝聲進化,喚起市場內人群互動的熟悉感。另外,市場內部在合作商家門口掛上「霓虹招牌」,以未來感濃厚的賽博龐克風格,融合老市場的舊招牌,隱喻未來西市場的招牌和人氣都會與日俱增。艸非火工作室的陳雋中提到,以前,「霓虹」象徵未來感,因此,這次他以霓虹燈管呈現西市場拱門和商家招牌,比喻西市場重新開市後,將走向更豐富的未來。
牡蠣殼、虱目魚鱗也能做衣服?以台南吃穿元素呈現設計靈感
走進西市場內部,A7展覽「踅台南・造市場」以「吃」和「穿」兩大生活面向,呈現台南特色。講到台南美食,鮮蚵牡蠣和虱目魚湯浮現腦海,但是,牡蠣和虱目魚不僅僅是食材,還可以成為紡織原料。
「踅台南・造市場」策展人、格式設計策展的王耀邦提到,這次展覽呈現台南獨特的飲食風土與紡織產業,每件衣物的紡紗原料和圖案設計都蘊含台南風土名產,像是芒果、蓮藕、虱目魚等,以吃和穿兩種元素,呈現台南在地特色。
除了南美館2館和西市場,2024台灣設計展還有其他衛星展區,包含:台南車站、321巷藝術聚落等。在秋高氣爽的日子,找時間逛台灣設計展,以全新視角體驗台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