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對台六項保證」重要推手!專訪台裔美國民主黨人陳介飛

2024美國總統大選,美中台關係成選戰焦點

吳季柔
user

吳季柔

2024-10-26

瀏覽數 1,900+

台裔企業家陳介飛(Jay Chen)是台裔美國人組織「Taiwanese Americans for Harris」(台美人賀錦麗後援會)創始成員之一。陳介飛提供
台裔企業家陳介飛(Jay Chen)是台裔美國人組織「Taiwanese Americans for Harris」(台美人賀錦麗後援會)創始成員之一。陳介飛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哈佛高材生、曾任職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陳介飛(Jay Chen),是當前美國政壇崛起中的台裔新秀,也是推動民主黨黨綱納入「對台六項保證」的重要推手。近日,陳介飛接受《遠見》專訪,暢談他如何看待選情,以及台裔美國人如何在複雜的政局中,為自身和台灣的未來,尋求更穩固的立足點。

距離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僅剩數週,選情依舊膠著。隨著美中台關係愈趨複雜,台裔美國人期待透過投入政壇,為台灣發聲。曾在2022年參選美國國會議員、積極參與政治的台裔企業家陳介飛(Jay Chen),近日接受《遠見》專訪,分享他對選情的觀察,以及台裔美國人在這場世紀選戰中扮演的角色。

陳介飛曾任美國海軍後備役少校軍官,在美軍第七艦隊服役。他同時也是台裔美國人組織「Taiwanese Americans for Harris」(台美人賀錦麗後援會)創始成員之一。「對台六項保證」(Six Assurances)首度納入2024年民主黨黨綱中,陳介飛也扮演推動進程的關鍵角色。

「審閱民主黨黨綱時,我們發現關於台灣的內容不多。這讓我們很擔心。」陳介飛說明,團隊隨後聯繫民主黨全代會主席表達擔憂。「我們並不是要邀功,但最終版本中,民主黨確實首次納入『六項保證』。」

「對台六項保證」是美國維護台海和平的重要承諾項目,最早於1982年,由時任美國總統雷根提出,這六項保證分別是:未同意設定終止對台軍售的日期;未同意就對台軍售議題,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徵詢意見;不會在台北與北京之間擔任斡旋角色;未同意修訂《台灣關係法》;未改變關於台灣主權的立場;不會對台施壓,要求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談判。

陳介飛(右)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左)合影。陳介飛提供

陳介飛(右)與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左)合影。陳介飛提供

台裔美人政壇發聲,推廣「夜市文化」

面對當前多變的國際情勢、緊繃的美中關係,陳介飛相信,台裔美國人可以發揮很大的力量,他也期待在美國政壇聽到更多台裔美國人的聲音,「在談判桌擁有話語權很重要。」

這是他的切身經歷,也是他參與政治的原因,而這一切,都緣起於一件撲朔迷離的美中間諜案。

1999年,華裔科學家李文和(Wen Ho Lee)遭美國政府指控對中國洩漏核武機密,引起軒然大波,但案件最終因缺乏證據而不了了之。「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當時沒有人為受迫害的李文和說話。這成為我走上從政之路的起因。」那時陳介飛還是個大學生。

哈佛大學畢業後,他在美國海軍服役12年,服役的單位包括海軍第七艦隊。此後,他曾多次參選,2022年,當他競選加州橘郡聯邦眾議員時,沒想到也因種族身分而遭到抹黑。

陳介飛(右)哈佛大學畢業後,在美國海軍服役12年。陳介飛提供

陳介飛(右)哈佛大學畢業後,在美國海軍服役12年。陳介飛提供

【遠見 x 未來親子】全家一起讀,孩子成長看得見:週年慶限定組再送這些>>

當時,另一候選人是韓裔的樸銀珠(Michelle Steel),她試圖以孔子學院作為選戰手段,宣稱陳介飛協助中國進行政治宣傳。「我父母來自台灣,外祖父現在還住在台灣,」他接受《BBC》採訪時回應,「我比任何人都了解台灣面臨的威脅。」儘管如此,由於橘郡選民中,越南裔具有重要角色,他們多為1975年逃離南越政權的越南裔與其後代移民,在當地風氣相對保守的影響下,陳介飛最終仍輸掉這場選戰。

「受到攻擊的不僅僅是我自己,就連現任國會議員趙美心(Judy Chu),也被指稱與中國政權有所關聯。」陳介飛補充,其實不只第一位華裔女性聯邦眾議員趙美心因華裔身分受到汙名化指控,更有許多華裔美國商人,也遭共和黨國會議員抹黑。

除了政治參與,爭取話語權外,提高台灣在美國大眾之間的知名度也很重要。陳介飛坦言,當前多數美國人恐怕仍不甚了解台灣,僅知道美中冷戰,或是可能聽過台積電,當前仍可透過更接地氣的方法,推廣台灣。例如,他以以色列為例,建議台灣邀請更多美國各界人士訪台,親身體驗在地台灣文化,並加強文化輸出與台灣印象。其中,台灣著名的美食文化,就是很好的著力點。

「美國現在也出現模仿亞洲的夜市,但當然沒有那麼完善。」他特別提到台灣的「夜市美食」,與日本、韓國的飲食文化各有千秋,若好好發展,可望促進歐美民眾對台灣的理解,「大眾對於美食,普遍都能產生共鳴。」

選戰白熱化,通膨問題恐成民主黨困境

回到2024年美國大選,當前選情激烈且撲朔迷離,對內的經濟議題、墮胎權、民主制度安全,以及國際上煙硝密布,烏克蘭戰爭、中東衝突,都成為選戰焦點。選戰白熱化之下,陳介飛分析,最終左右選民意向的關鍵,恐怕仍是「餐桌上的經濟議題」。

尤其,儘管拜登政府在失業率、股市表現等方面,都繳出亮眼成績。根據非農就業人數(nonfarm payrolls)報告,川普執政期間,全美縮減約270萬個工作崗位。相反的,拜登執政期間增加約1600萬個工作機會。然而,陳介飛分析,通膨問題仍是影響民主黨能否守住白宮的一大變數。

「我們不斷看到價格標籤上的數字在漲,我自己也感受到了,這是全球性問題。」陳介飛指出,「這並不是副總統賀錦麗的錯,但選民經常會把不滿歸咎於執政黨,這就是賀錦麗所面臨的困境。」

2024年美國大選造勢現場。陳介飛提供

2024年美國大選造勢現場。陳介飛提供

另外,婦女「生殖權」也是一大爭論焦點。由前總統川普任命、保守派大法官占多數的最高法院,於2022年推翻「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判決,將原先由美國憲法保障的婦女墮胎權,監管權交還給各州政府,許多保守州迅速限制墮胎權的合法性。「女性選民為此感到憤怒,她們對女兒當前擁有的權利,竟比祖母那一輩還要少,感到震驚。一個以自由自豪的國家,這樣的倒退非常瘋狂。」

此外,台灣議題也成為選戰焦點之一。陳介飛直言,川普若當選,將對台灣安全構成潛在威脅。「我們都知道川普是什麼樣的人,他只在乎讓自己富有。」他指出,川普在中國擁有大量商業利益,為了自身利益,恐將犧牲台灣利益,向中國妥協。

究竟誰將入主白宮?當前選情跌宕,民調緊咬的局勢,令各界難以預測。這場世紀選戰不只牽動全球局勢,也反映台裔美國人在政壇中必須更加團結,才可望在未來逐步嶄露頭角。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