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哥廠長郭水吉:我是千艘遊艇化妝師
遊艇喔,我做快三十年啦!當初跟著老董事長闕詒流創立東哥遊艇,一做就「著」啦(一做就離不開)!本來我做家具木工,後來遊艇業興起,欠遊艇內裝工人,我就被拉去轉做遊艇。
我三十八年次,十五歲開始做家具木工,當兵回來後,二十多歲才去先啟遊艇廠。後來到東哥,一待就是二十八個年頭,六、七年前當上廠長。
現在讓我再選一次,我還是會選遊艇,因為很穩定,不需像家具業一樣,沒日沒夜地趕工。
其實做家具和做遊艇,基本工法差不多,大差別就是材料不同。家具喜歡用檜木一類的材料,遊艇就必須選用質地較硬一點的柚木。遊艇木工這一行,就好像是為一個女孩子化妝,基本功夫要好,這樣遊艇才可以漂漂亮亮。如果基礎沒打好,油漆刷得再怎麼亮,也是坑坑窪窪!
少年耶,拜託你來學師仔!
這三十年來,我打造的遊艇,有上千艘吧!早期還流行小尺寸遊艇時,一年可以造六十艘;現在尺寸比較大,一年只能做二十多艘。
說起來,遊艇木工分兩種。一種是內部裝潢;另一種就做外部,包括船體打底、隔艙板、做基座等。二十年前,我從內部裝潢轉做外部木工,大約打了三十種船體模型!
打船體模型有一定的步驟,我們都用柳桉來打底。首先船體放樣,一開始沒有CNC切割模具時,就把木頭一段段用人工組裝起來,然後用合板拼裝起船身,再去油漆、補底。然後交給FRP(玻璃纖維強力塑膠)部門去做外模。
現在遊艇設備都機械化了,更注重品質。我回頭去看之前的作品,自己都不相信:「以前怎會做出這樣的東西?」
以往一片木板只要漆得不流鼻涕(油漆凝滯結塊)就好了。現在還要有「肉身」,漆本身就要有厚度。
做木工,工作環境比較「氤」(指灰塵瀰漫),一定要戴口罩、穿棉質衣服,如果穿絲質的,包準你全身刺到不行。這行講辛苦是還好,不過夏天就較苦,船艙裡平均溫度高個一、二度,很悶熱,有些少年家就禁不住。
我們那時代是說「頭家,拜託你讓我來學師仔(當學徒)!」現在則是說「少年耶,拜託你來學師仔!」不一樣囉!現代父母也捨不得給孩子來這裡受苦,很少有人在「帶師仔(收徒弟)」了,現在師傅年齡大多是四十到五十多歲,斷層問題挺嚴重的,需要更多年輕人,才能不斷傳承下去。(林妙玲採訪整理)
嘉鴻老師傅鄭清泉:咱台灣手藝有名啦!
再過一年,我六十歲就要退休了。我做遊艇已經三十多年了。
最早我做家具,差不多民國五十八年,我從高雄北上基隆和平島,到五洋遊艇廠工作,這款代誌嘛要有嗆司(機會)!那時候高雄都還沒什麼遊艇廠咧!
北上工作時,攏無親人啊,家私(工具)一帶就去了。
基隆一天到晚下雨,真教人住不下去。當時有二十多個日本人在那裡教做船,人家攏講阿本仔很嚴格,做事馬虎不得,有做過的人就會瞭解,工作時連話都不能講。
若想學到功夫,要相當忍耐。現在,很多少年人都會來問我怎麼做,我回說:「被人家兇不要緊,要多請教旁邊師傅。」我自己做這個,是真有興趣啦!
前幾個月,人家來拍廣告也滿好玩的,出門也有人會要我簽名呢!我都告訴他們「啦!沒讀書,字真醜啦!」我孫子三歲,他也知道我有去拍廣告(笑),大家都有在談嘛!我是沒希望出名啦,不過外面人問我,我都說「做這遊艇,真正有價值性!」現在我兒子也在遊艇業做五金包工。
十幾年前,我曾經去過澳洲幫人家修船。外國人不會修理,功夫沒咱們好啊!那裡的港口我都走過囉!
有時候也去看人家的遊艇,體會外國人怎樣過生活,有錢人會把遊艇放在港邊,在那搖啊搖,船都弄得水水的(漂亮)。
台灣手藝是有名啦!我做這行也真快樂!(林妙玲採訪整理)
遊艇王國新頭腦
嘉鴻資訊課長薛尊仁:遊艇結合IT,一定有前景
1987年,台灣遊艇業正好,我剛考上台大造船系,根本不知道台灣有做遊艇。當年,中船業績好不好,都會影響造船系的排名。我考上第十二名的台大造船系,我爸還有點不高興哩!
到了大三,我到高雄遊艇廠參觀,就跟著老師選修相關課程。出社會後,到聯合船舶設計中心(簡稱「聯設」)去工作,我們班只有兩個人到遊艇產業,其他都到當紅的電子業去了。因為我對IT很有興趣,到了聯設後,發現若遊艇能結合最新科技,一定很有前景,就留下來了。
我做過挺重要的事是,「E化」現場作業與資訊控管系統。現場督工的主管,能即時從螢幕上看到最新資訊,不再需要以紙本傳遞訊息,也能透過E化系統即時獲得各項統計值。
對我而言,這行的成就感,就是創造出別人沒做過的船。(林妙玲採訪整理)
嘉鴻工程師曾祥達:設計船身就像蓋房子
1994年我進台大造船系,剛好是台灣遊艇產業最慘的一年。
我有四個兄弟,其他三個都是科技業,只有我例外,我爸鼓勵我,說努力就會成功。
我本來想轉系,但系上老師都是一時之選,我受到他們的感召而留下來。畢業後,我在聯合船舶設計中心服國防役,聯設就像是造船業的工研院,也在那時我接觸到嘉鴻總經理呂佳揚。如果不是呂總,我不會來遊艇業,因為呂總會致力把技術留在台灣、掌握研發能力。
我比較專長在船體結構設計,就像蓋房子一樣,兼顧美觀和實用,需要整合的面向更多。
我們的歐洲客戶,比較偏好在船頂上做漂亮造型的開放式太陽棚,並在上面添設衛星導航、天線、雷達等重量不輕的通訊設備,現在嘉鴻已設計出可耐三百公斤重的太陽棚結構,是一般遊艇的三倍。(林妙玲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