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精選本週6則國際大事:
▌全球石化燃料需求最高峰,就落在2030年
▌空襲誤擊難民營,以色列「被斷交」
▌特斯拉電動皮卡Cybertruck,訂下年產20萬輛目標
▌全球首屆AI安全高峰會,馬斯克、奧特曼都來了
▌日本東電第三次排放核廢水
▌為拜習會鋪路,美中重新召開核武談判會議
全球石化燃料需求最高峰,就落在2030年
國際能源署(IEA)表示,隨著愈來愈多電動車上路、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以及全球轉向潔淨能源,全世界對石化燃料的需求,將於2030年達到頂峰,間接削弱市場原先對石化燃料需求成長的樂觀預測。
IEA這份報告,與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觀點形成強烈對比,OPEC認為,石油需求在2030 年後,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呼籲全球對石油產業,進行數兆美元規模的新投資。
報告顯示,全球對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需求,將於2030年達到高峰,儘管煤炭使用量在2030年後急劇下降,但天然氣和石油使用量,在未來20年仍接近高峰水準。不過,IEA也強調,就目前情況而言,全球對石化燃料的需求確實過高,始終無法實現《巴黎協定》要求全球均溫上升,限制在攝氏1.5度的目標。
空襲誤擊難民營,以色列「被斷交」
以色列軍方10月31日表示,對加薩走廊進行的空襲行動,不幸擊中賈巴利亞難民營,但仍摧毀哈瑪斯的基礎設施,並擊斃一名負責10月7日恐怖攻擊的指揮官及其他成員。
這場空襲夷平當地整個住宅區,留下大小不一的彈坑,數百名受傷人員送往醫院緊急救治,數十人在抵達醫院前死亡。
對此,卡達(Qatar)外交部強烈譴責以色列對加薩難民營的誤擊,認為擴大襲擊是破壞和緩局勢,並讓中東緊張局勢升級。
同日,南美洲國家玻利維亞(Bolivia)宣布與以色列斷交,成為全球第一個在以哈衝突後,與以國斷交的國家,隨後,哥倫比亞和智利各自召回駐以色列的大使進行磋商。這三個南美國家都強烈譴責以色列對加薩的攻擊,表示以色列必須為巴勒斯坦人民的死傷負責。
特斯拉電動皮卡Cybertruck,訂下年產20萬輛目標
全球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10月31日指出,電動皮卡Cybertruck的產量目標是每年20萬輛。先前,特斯拉強調每年有能力生產超過12萬5000輛的Cybertruck,馬斯克也補充,到了2025年,產能有可能提高到年產25萬輛。
這款備受外界期待的皮卡,終於將在11月30日開始交車,距離馬斯克在美國洛城讓Cybertruck首度亮相已近4年,當時,特斯拉的設計主管用金屬球,高速擲向特製的「裝甲玻璃」車窗,僅出現裂縫,令觀眾驚豔。
馬斯克談到這款極具未來感的Cybertruck時重申,量產Cybertruck有難度,現階段目標設定在每年生產約20萬輛,他強調進入生產線後發現,「比當初設計要困難得多。」
至於外界對特斯拉財報的疑慮,馬斯克指出,目前確實在提高產量及增加現金流,面臨了巨大挑戰。
全球首屆AI安全高峰會,馬斯克、奧特曼都來了
英國於11月1日至2日主辦世界首屆全球人工智慧(AI)安全高峰會,探討這項快速發展技術帶來的風險,同時啟動相關監管的國際對話機制。會議地點別具意義,選在英格蘭南部的布萊切利公園(Bletchley Park)舉行,這裡曾是二戰時英國解密人員工作之處。
包括英、美、中等28國及歐盟,共同簽署了一紙名為《布萊切利宣言》(Bletchley Declaration)的國際宣言,這份國際首份關於AI技術的宣言中直指,必須防堵先進AI模型「有意或無意」造成的災難性傷害,全球都應戮力化解相關風險。
英國也宣布成立「AI基礎模型任務小組」(Foundation Model Taskforce),初期投入1億英鎊預算運作。
這場盛會包括各國元首、科技公司高層、學者和非營利組織等約100名嘉賓都親自與會,出席人員有: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和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吳朝暉。
其他還包括了馬斯克、Google Deepmind執行長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OpenAI創辦人奧特曼(Sam Altman),另外,中國的阿里巴巴(9988.HK)和騰訊(0700.HK)的代表也到場討論。
日本東電第三次排放核廢水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東電,TEPCO)當地時間11月2日上午10點30分,排放第三波核廢水,這次排放量約7800噸,與前兩次大致相同。東電計畫至2024年3月,排定4次排放核廢水,預計將處理3萬1200噸的核廢水。
《共同社》報導,在第三次排放核廢水前,東電宣稱已將廢水經由海水稀釋手續,檢驗確認水中的「氚」(3H,音同穿)濃度,在每公升55至77貝克之間,低於標準值的1500貝克。
第三次的排放行程與前兩次一樣,每日排放約460噸的核廢水,預計在11月20日全部完成排放。據統計,截至10月26日,福島第一核電站還有逾133萬噸的核廢水仍未排放。
日本政府與東電均表示,在核廢水排放後,皆定期對周邊海域及魚類進行採樣工作,並進行氚的濃度分析,確保無異常狀況。
為拜習會鋪路,美中重新召開核武談判會議
美國官員透露,拜登(Joseph Biden)政府已準備與中國舉行核武控制談判,以避免美國同時陷入與中俄的三方軍備競賽。定於11月6日舉行的這場會議,是自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以來,美中兩國政府間的首次會談,討論重點置於如何降低雙方核武誤判風險。
美俄長期透過限制核武談判回合,來為各自的核武力量設限,但美中之間並不存在這樣的管道,美國官員將在6日的會議上,了解北京的核戰略思想,以及核武實力,咸認經過數十年來的發展,中國的核武規模仍遠不如美國和俄羅斯。
對此,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資深研究員趙通表示,中國領導階層仍準備與美國進行長期競爭,如果核武限制的交流對談能保持暢通,並定期舉行,會為全球局勢穩定帶來許多益處,更為11月中的APEC拜習會營造良好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