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美債殖利率為何持續衝高?債券價格走勢成反向?主因:這一群人回來了

經濟日報
user

經濟日報

2023-10-19

瀏覽數 5,650+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回升到4.86%上下,進一步朝5%大關挨近。債券價格走勢與殖利率反向。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回升到4.86%上下,進一步朝5%大關挨近。債券價格走勢與殖利率反向。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00:00
00:00

照理說,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升高,應會促使投資資金紛紛遁入美國公債市場避風頭,強大的避險買盤於是推升美債價格,使殖利率陡降。然而,實際情況似乎不照這種腳本演出。

紐約17日盤後驚傳加薩醫院遭空襲,以巴戰況看來可能進一步升溫,但亞洲盤卻未見投資人大舉遁入債市的跡象。事實上,在以巴衝突爆發激升中東緊張情勢後,美債買盤勉強撐了一周後就難以為繼,賣壓反而如潮湧,導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回升到4.86%上下,進一步朝5%大關挨近。債券價格走勢與殖利率反向。

上一回10年期美債殖利率升破5%,是在2007年7月19日,當時曾升抵5.028%。

為什麼美債殖利率持續衝高?

債券義勇軍回來了

多年來,債市揮之不去的疑慮一直是,對財政赤字不悅的「債券義勇軍」將反抗政府背負巨債,要求更高的殖利率。這倒不是擔心美國政府有債務違約之虞,畢竟美國大可自行印鈔票,來償還美元計價債務。最令「債券義勇軍」感冒的是,大肆印鈔將推高通膨,迫使投資人要求更高報酬作為降低投資風險的保障。

換句話來形容,現在債市可能面對「買家罷買」的風險。

Federated Hermes多元資產解決方案主管賈夫隆指出,近年來美債最大買家是美國聯準會(Fed),但如今Fed已不再購債。

最大的外國買家是日本,日本銀行(央行)透過「殖利率曲線控管」(YCC)購入日本政府公債,製造出來的現金不少已流入美國債市,但日銀正準備改弦易轍、與YCC政策漸行漸遠。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再看中國大陸領頭的金磚五國(BRICS),此刻也紛紛減持美債部位,可能是為了緩和本幣對美元貶值。

綜合觀之,賈夫隆說:「這可能顯示,殖利率將持續升高,或是居高不下,即使通膨減緩、Fed停止升息、經濟成長減速亦然。換句話說,即使Fed停止緊縮,債市仍可能繼續緊縮。」

基金經理人看法:高負債、經濟強是主因

道瓊社報導,美銀(BofA)全球基金經理人意見調查顯示,半數受訪者認為,政府債台高築和赤字升高,是造成主權債殖利率走高的最大因素。另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基金經理人指出,名目經濟成長率強勁,是公債殖利率上升的最大推力。

Tradeweb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來,英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躍升大約16個基點至4.560%,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同時期躍升15個基點至2.876%,而10年期美債殖利率已跳漲大約50個基點至4.822%。

地緣政治風險猶在

紐約道明證券首席美國利率策略師高伯格認為,目前市場對經濟數據的反應比較強烈,淡化對地緣政治的顧慮,因為截至目前為止情勢似乎並未升級;美國總統拜登18日訪問以色列,可能有幾天平靜日子可期待。

但高伯格說:「假如地緣政治情勢升高,投資人遁入安全資產避險,使殖利率急轉直下,我不會覺得意外。」

本文轉載自2023.10.18「經濟日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