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建煊宣布參選2024年總統,我對王建煊3個印象最深的場景:
一是1985年,台灣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十信擠兌,牽連國泰信託擠兌,發生台灣版的金融海嘯,時任經濟部次長的他,負起道德責任辭職,還未宣布時,我到他辦公室,裡面一片寂靜,只有祕書在場,霎那間,我體會到「雲深不知處,高處不勝寒」,這時只有他一人面對自己的神,自己的良心。
二是他擔任財政部長時,因為要實施房屋及土地實價課稅,遭國民黨本土派反對,為了不連累郝柏村院長,當面向郝院長請辭,媒體報導他含淚辭職,男兒有淚不輕彈,必定是他痛心已極。
三是2001年台北縣長的選舉中,王建煊集合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等泛藍陣營,以得票82萬808票,占48.16%,敗於民進黨的蘇貞昌。開票當晚,我去看他,選務人員已離開,他豁達一笑,彷彿放下重擔。他只有1個競選總部,競選車輛1台,蘇貞昌卻台北縣到處插滿旗子,競選總部有32個、後援會有50幾個,兩人只差5萬多票。
不忘初心,堅持廉潔和公義
從政一生,他某些發言和政策的確符合公理正義,例如政府實施紡織品配額時,任經濟部長的王建煊對少數大戶廠商坐擁配額不事生產,卻私下轉賣獲取暴利,更不納稅,例如有人在一年半內,非法出售配額淨得十億元,相當於現在的30、40億厚利,視國家法令如冀土,無法無天,令人痛心。
他崛起在台灣經濟正在起飛時,當然有人渾水摸魚,趁機大撈一筆,他們找盡各種關係,詆毀、阻止、反對他,例如他要實施「房屋及土地實價課稅」,很多財團就說外省部長要搶本省人土地,李登輝就對王建煊非常反感。大部分人卻緘默不願支持他,是典型的千人諾諾。
但是到最後,政府還是要實施他當初的構想,他離開經濟部後,紡織品配額取消。現在已有某種程度的土地實價課稅。
至今他仍持當初的廉潔和公義,他創辦天使居,希望提升老人照護品質,有人去看他不能帶禮物,中午請客人吃牛肉麵,飯後拿自己出的書,任賓客選擇,並且簽名送給賓客,他特別強調不收禮物,不是矯情,而是避免賓客之間互相比較送禮多寡,可見他的為人著想、至情至性。
參選最主要理念:支持和平統一
王建煊參選最主要理念還是支持和平統一,這次總統大選,台灣如果沒有支持統一的聲音,大陸會認為統一無望,有更高機率對台動武,他一再強調「台灣現在非常危險,台灣快完蛋了!」
85歲的王建煊,選總統方式很另類,不急著找總幹事、辦公室主任,只要有新聞、報紙報導就好。議者多說,王建煊無黨無派,甚至連署那關都過不了,何況當選?但他出來選總統,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近年來,國際及台灣政治正確之事及政治正確之言亦多,千夫諾諾,千萬夫諾諾,但中華民國有一士卻諤諤地講真話,不扭捏、不矯情,敢言敢行。社會需要多元聲音,而不只是維持現狀或親美抗中。
👉 掌握議題動向,一起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傳記及專欄作家,前汕頭大學教授,著有《孫運璿傳》、《郭台銘霸業》、《堅毅之路——吳敦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