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民進黨評估台灣疫情已過高峰,陳時中今日正式向行政院長蘇貞昌請辭衛福部長,可能同時卸下防疫指揮官,開啟選戰模式的同時,世界衛生組織(WHO)卻示警,疫情再度升溫,BA.4、BA.5及其他新冠肺炎Omicron亞型變異株,全球感染率正快速攀升。不論誰接棒防疫指揮官,再度升溫的疫情,已埋下選戰未爆彈引信。
前一天由民進黨中央確定徵召參選台北市長後,衛福部長陳時中今日(7/14)正式向行政院長蘇貞昌請辭,卸下政務官身份,開啟選戰模式逐鹿北市。自6月起,民進黨加快提名作業,關鍵原因在於黨內評估疫情高原期已過,這時展開提名作業不會招來與論的反感。換言之,台灣的疫情將顯著牽動年底的選舉結果,這點對身兼疫情指揮中心兩年多的陳時中,更是關鍵性的指標。
陳時中這次角逐台北市長,民進黨內寄與厚望,尤其在選戰藍綠白「三腳督」的大勢確立後,面對藍白之間可能出現的選票爭奪,更讓綠營認為,這是有史以來最有機會奪下台北市的一次。
蘇貞昌推薦文逾千字
黨內大頭紛紛為陳時中加持,不光總統蔡英文在徵召提名的記者會上,大讚陳時中冷靜沉著、執行力強的特質,是「最強的市長人選」。行政院長蘇貞昌更在14日的院會,以逾千字的推薦文,為陳時中獻上祝福。
蘇貞昌細數陳時中接下衛福部長、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的施政成果,曾創下253天的全球最長零確診紀錄、育兒預算與長照預算分別成長至800多億與600多億,以及不孕症補助案,從一年19件,暴增至現在的4萬多件通過資格審查,成功孕育2000多個孩童等等,為陳時中的行政能力大力點讚。
不過就在民進黨評估台灣疫情已過高原期,能稍微喘一口氣的時候,疫情升溫黑天鵝已經悄悄來襲。世界衛生組織(WHO)在7月12日示警,由於BA.4、BA.5及其他新冠肺炎Omicron亞型變異株,導致全球近期感染率攀升,警告病毒正在四處傳播。新一波確診浪潮顯示,距離疫情結束還有很長一段路。
尤其中、日、韓等鄰近台灣的國家,疫情也都出現反彈現象。中國各地確診案例此起彼落,上海部分地點重啟方艙醫院;日本7月12日全國單日新增確診人數上升至7.6萬人;韓國突破4萬的單日確診人數,也創下兩個月以來的新高。面對新一波的國際疫情升溫,決定與疫情共存的台灣,幾乎避不了疫情再次升溫的狀況,這也為民進黨,尤其是曾擔下防疫重責的陳時中選情,埋下隱憂。
身為執政黨,疫情防治成敗與否,勢必是民眾直接的歸責對象。因為這點,黨內人士多將疫情,歸為這次選舉的「負面因素」,未來的幾個月,「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已成主旋律。綠營希望守住疫情的同時,讓經濟持續復甦,並透過中央祭出的相關福利政策爭取認同,營造相對穩定的社會氛圍,盼藉此推升綠營的選情。
疫情若失控 落跑標籤撕不掉
首都台北市是2022年選舉的重中之重,選情大好或大壞,容易在全台產生外溢效應,陳時中撕不掉的防疫戰將標籤,其聲勢將無可避免的隨疫情起起落落。若疫情再度失控,即便陳時中防疫之初,如何鞠躬盡瘁,「落跑」兩字批評,恐將嚴重衝擊陳時中的選情,連帶影響民進黨在全台的氣勢。
陳時中的另一項弱點,在於他選戰經驗不足。從7月13日的徵召提名記者會中的一幕,即可一窺究竟。當時陳時中和蔡英文、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林佳龍排排站,振起手臂高喊加油時,被蔡英文發現陳時中的手勢與大家不同,還以「大學姐」之姿親自為陳時中調整手勢,可愛畫面被熱心網友做成梗圖,在網上廣傳。但也凸顯其選舉經驗的缺乏。
雖然缺少選戰經驗,但擔任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兩年多來,面對媒體尖銳提問絕不嫌少,高EQ印象深植,加上選舉團隊的逐漸成形,在各路專家指導下,陳時中在這方面的弱點,應不至於成為選戰破口,甚至在擅長「人設」的空戰大軍操作下,更可能化為親民可愛的形象。
7月14日是陳時中參加的最後一場行政院院會,陳時中在受訪時評價另外兩位對手,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以及台北市副市長王珊珊為「青年才俊」。他在13日的提名記者會時,更暢談區域治理,「不要不不不,而是要要要,要向市民說明我們能做什麼」,希望和對手打一場正面選舉,也豎立首都市長選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