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五星縣市長贈獎/六位五星首長,三位進步獎得主齊聚,場面空前

破天荒!藍綠正副首長同台論政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馮紹恩
user

馮紹恩

2022-06-06

瀏覽數 65,200+

本屆遠見雜誌縣市施政滿意度調查,由六位縣市首長拿下五星。順序由左至右分別為連江縣長劉增應、花蓮縣長徐榛蔚、新北市長侯友宜、屏東縣長潘孟安、嘉義市長黃敏惠、嘉義縣長翁章梁。張智傑攝
本屆遠見雜誌縣市施政滿意度調查,由六位縣市首長拿下五星。順序由左至右分別為連江縣長劉增應、花蓮縣長徐榛蔚、新北市長侯友宜、屏東縣長潘孟安、嘉義市長黃敏惠、嘉義縣長翁章梁。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遠見》2022年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結果,共有六位地方首長被評為5星,今(6)日在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辦「5星縣市長贈獎典禮」,六位5星首長,包括新北市長侯友宜、嘉義縣長翁章梁、嘉義市長黃敏惠、屏東縣長潘孟安、花蓮縣長徐榛蔚、連江縣長劉增應均親自出席領獎。

隨著選戰步步逼近,未來不同陣營首長齊聚一堂的機會少之又少,也因此,這次匯聚藍綠諸侯的頒獎典禮,少了選戰煙硝味,多了互相學習求進步,成為九合一大選前夕,給予《遠見》的一幅「獨家」光景。

自1995年開始,《遠見》創台灣媒體之先,進行大規模全台「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每一年的調查結果均廣受社會各界重視。今年除了頒獎給六位獲得5星的縣市長外,更針對民調進步最顯著的三位首長頒贈「最佳進步獎」,表彰其施政漸得民心,並期許未來能「好上加好」。

疫情考驗拆彈能力,民調成年底選舉風向球

尤其受疫情影響,本屆縣市長除得顧及城市治理專業外,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還得具備「拆彈能力」。2022年選舉年,共14位首長尋求連任,8位即將卸任,無論是升級生抑或畢業生,2022《遠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特別能彰顯他們的執政能耐,亦為年底選舉的重要風向球。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致詞時表示,他在美國教書40餘年的歲月中,發現州長最能影響民眾的生活,這點跟台灣縣市長一樣,每位縣市長做得怎樣,每位民眾都能感覺到,今年能脫穎而出,出席現場的縣市首長,每位都非常不容易,「我們要給你們掌聲」。

高希均也特別提及,「六都相對來說,應當資源較多,但今年冒出的只有一位,就是侯市長,這很不容易!」而其他資源相對較少的首長,也有各自的辦法成為領頭羊,「我們也要向他們鼓掌」。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致詞。張智傑攝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致詞。張智傑攝

《遠見》縣市長民調走過28年,《遠見》總編輯李建興說明這次的調查結果,指出「百里侯,沒有最全能只有更全能,沒有最跨域只有更跨域,沒有最挑戰只有更挑戰」,上山下海、傾聽各族群、擔任最佳推銷員、體力必須驚人,把腰彎到最低外,有時還得不計形象。

李建興強調,從事記者23年中,曾接觸過近千位企業主及許多優秀政治領袖,他曾在想全世界難度最高的工作為何,「根據28年的調查,以及跟各團隊近身接觸的經驗,我發現答案就是各位」。而為了給每位勇於超越自己的首長,《遠見》民調也在不斷超越自己,為每個縣市長把脈。

《遠見》總編輯李建興說明這次的調查結果。張智傑攝

《遠見》總編輯李建興說明這次的調查結果。張智傑攝

侯友宜全台負評最少,將與各首長合作讓台灣共好

已成為藍營新一代天王、本屆拿下全台最少負評、不滿意度僅5.3%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這次能拿到五星縣長,要感謝新北市400多萬市民朋友給他的滿滿支持,「這個獎項屬於所有市民,是他們的包容、關懷,給我最大的力量,讓我跟團隊不斷往前走」。他提及,這些年來的防疫,讓他點滴在心頭,新北市與其說要超越,不如說要「翻轉」,因為新北市位於北部四縣市的中心點,「我們必須要大力翻轉,讓新北市更好」。

侯友宜也說,新北市要用正面、積極、光明的態度跟各縣市合作,「各縣市都是我的好朋友」,因為台灣只有共好,才會更好,才會有更遠大的台灣未來。新北市一定會奮力往前走,讓新北市的建設跟翻轉被大家看到,「謝謝遠見帶給我們的省思」。

本屆拿下全台最少負評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張智傑攝

本屆拿下全台最少負評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張智傑攝

翁章梁成五星新秀,82.2%滿意度逆勢強攻

而首度成為五星新秀、以82.2%滿意度「逆勢強攻」的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嘉義縣長久以來是被忽略的縣市,是所謂的農業縣市,高齡化現象較全台平均發展,早了5年、財政等級是最差的第五等級,身心障礙者也佔了全縣7.7%的人口,「這是農業縣長久發展的現象」,也因此嘉義縣的發展,比其他縣市負有更沈重的負擔。

翁章梁說,這次拿到五星縣長,對嘉義縣民來說,更具有療癒、希望的意義,「最近我在外面走,自從拿到五星縣長,縣民都說我們也是五星縣民了」。他就任之初時曾喊出「勇敢轉型、創新嘉義」,現在則是「農工大縣、正在實現」,拿到這個獎項,代表嘉義轉型正往好的方向發展,希望未來能乘著這股氣勢,讓嘉義縣愈來愈好。

首度成為五星新秀的嘉義縣長翁章梁。蘇義傑攝

首度成為五星新秀的嘉義縣長翁章梁。蘇義傑攝

終於踢進臨門一腳,黃敏惠80.7%滿意度搭上五星列車

在上次九年任期中,始終與五星擦肩而過,今年終於踢進臨門一腳,搭上五星列車的嘉義市長黃敏惠,這次以80.7%滿意度成為本屆黑馬。她說,得到五星縣長的過程,一路走來真的非常艱辛,「雖然我們一直在努力,但往往只拿到4.5顆星或4顆星」。嘉義市大小不過60平方公里,人數僅20幾萬人,黃敏惠指出,雖然資源不多,但嘉義市在台灣的地位,猶如台灣在全世界的地位,「很小但非常努力,因為努力,我們終於被看見」。

黃敏惠感謝市民看到危機感,不願做被遺忘的城市,「因為不願被邊緣化,所以不斷超越,超越就是嘉義市最積極的寫照」。她提及,這次得獎心情五味雜陳,除了興奮感外,還有很大的危機感,因為「怕再被邊緣化」,而縣市的競爭雖然很激烈,但更要合作,互利共榮,「這份肯定給我們很大的能量」。

今年搭上五星列車的嘉義市長黃敏惠。蘇義傑攝

今年搭上五星列車的嘉義市長黃敏惠。蘇義傑攝

我屏東我驕傲,潘孟安四度五星畫完滿句點

以「我屏東我驕傲」打響名號,任期將屆的屏東縣長潘孟安,在《遠見》歷年民調四度拿下五星縣長,以85%的滿意度、79.5分的施政分數為自己的畢業成績寫下最完美的句點。他致詞時回憶第一次拿下五星縣長時的忐忑不安,因為評鑑都鄰近5月的母親節,每次「心情都五味雜陳,壓力都很大」,他感謝《遠見》每次的民調,讓各縣市首長能一起學習、成長,「我們很清楚,每位縣市首長,大家都不分東西南北及離島,大家心情都一樣,希望城市進步、人民幸福」。

潘孟安強調,在每位縣市長當中,可以看到台灣的生命力與創造力,這次是他最後一次站上頒獎台,但他祝福未來在場的每位都可以繼續拿到五星縣長,也歡迎所有人可以來國境之南的屏東走走。

屏東縣長潘孟安再次獲得縣民的高度肯定。張智傑攝

屏東縣長潘孟安再次獲得縣民的高度肯定。張智傑攝

徐榛蔚三度奪五星,感謝全台首長照顧「國中之國」鄉親

三度摘下五星的花蓮縣長徐榛蔚,這次也拿下亮眼成績,施政分數較去年增加2.3分,達到78.1分,不滿意度也以9.5%,成為全台四位負評低於10%的首長之一。

遠見39週年超值回饋 | 現在訂《遠見》最划算,再享限量贈品!

她指出,花蓮縣南北共180公里,長度跨越西部6縣市,且跟宜蘭縣、台東縣隔著溪水,兩旁又有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是一個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的地方,猶如國中之國」,她要特別感謝全國所有縣市首長,對於移居、或在外地就學就業的花蓮縣民,給予充分照顧。

徐榛蔚強調,放眼國際都在談永續,永續也是花蓮政策推動的方向,具體來說就是道家思想,「順應天地、天地人合一」,未來花蓮會用文化捲動觀光,繼續推動花蓮的觀光業持續發展。

三度摘下五星的花蓮縣長徐榛蔚。張智傑攝

三度摘下五星的花蓮縣長徐榛蔚。張智傑攝

劉增應五星七連霸,四年平均滿意度83.7%冠全台

另一位即將卸任的連江縣長劉增應,以五星七連霸的佳績,成為現任首長中年資最久的五星老會員,四年平均滿意度高達83.7%冠全台。

他坦言,每次來領獎壓力都非常大,他感謝馬祖鄉親對他的肯定,以及團隊上下一心、克服困難,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滿足鄉親的期待,「五星縣長頭銜,是所有馬祖鄉親的榮耀」,馬祖會帶著這樣的肯定,繼續努力,讓成果被所有國人看見。

劉增應說,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三年來,各縣市首長無不努力因應疫情,保護民眾的生命健康,在這樣的環境下,縣政的推動當然會有很多障礙與困難,而在這樣的困難下,他很高興籌備多年的馬祖國際藝術島能克服障礙,成功舉辦,也歡迎大家之後來到馬祖體驗美景、美食及美酒。

五星七連霸的連江縣長劉增應。張智傑攝

五星七連霸的連江縣長劉增應。張智傑攝

首屆最佳進步獎,由楊文科、陳其邁、楊鎮浯3人拿下

除了上述的六位五星縣長外,這次也針對民調進步最顯著的三位首長,包括新竹縣長楊文科、高雄市長陳其邁、金門縣長楊鎮浯頒贈「最佳進步獎」。

楊文科致詞時說,楊文科表示,能拿到最佳進步獎,代表縣民對團隊努力的肯定,他就任以來,推動的許多工作目標,就是要為未來30年的榮景打拼,「因為只有向下扎根,才有向上的成果」,非常高興成果被看到。

代替陳其邁前來頒獎現場的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認為,這次拿獎代表「兩年拚四年」的表現受到市民的正面評價,未來團隊會持續努力,尤其高雄市正在歷經從一個老舊的工業城市的轉型過程,除了硬體建設有目共睹外,軟體上也有所著墨,「市長獲得這樣的肯定,也代表高雄市民的榮耀」。

楊鎮浯特別提及,這次金門在《遠見》民調中,醫療及經濟上都獲得高分,這在疫情衝擊下非常不容易,也讓他感動,「沒有最進步,只有繼續進步,我們進步就是金門進步」。他強調,縣府選擇的道路是比較辛苦的道路,但只有有序發展,才會有永續的金門,「有序必須建立在永續,我們不躁進、不民粹、不盲動」,會堅持這條路繼續經營金門。

連任組首長切磋交流,正好都是北回歸線經過城市

結束贈獎儀式後,旋即由《遠見》社長楊瑪利主持兩場論壇,分別由尋求連任的縣市首長一組,以及今年底即將屆滿卸任的為另一組。

第一場論壇,參與的有花蓮縣長徐榛蔚、嘉義縣長翁章梁和嘉義市長黃敏惠,其中,新北市長侯友宜因下午議會總質詢提前離開。楊瑪利向三位首長提問,這次得到拿五星的感想為何?

黃敏惠說,五星真的很難拿,拿到的當下高興,看見許多城市彼此之間競爭愈來愈激烈,各自都很有特色。翁章梁說,這是嘉義縣民對縣府的肯定,剛好到現在第四年分數最高,就像馬拉松跑到後面,收到的加油聲跟掌聲是很大的激勵一樣,感謝⟪遠見⟫透過民調來支持我們。

徐榛蔚則特別觀察到,剛好在座三位都是北迴歸線經過的23.5度縣市,她可能在這之中執政資歷最淺,但花蓮之所以可以發展,要感謝前縣長跟縣府團隊,加上花蓮本身優秀的觀光等資源條件,具有面向國際的實力。

楊瑪利接著詢問,未來要如何繼續發展市政?嘉義縣市是否會推行什麼樣的合作?翁章梁說,嘉義縣跟嘉義市的共同生活圈很自然,嘉義縣過往就是生產基地,而消費中心就在嘉義市,小消費中心在朴子,未來希望太保市可以順利發展起來,成為一個面向國際的都市,「這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黃敏惠也說,彼此互利共榮,嘉義市很小,外圈就是嘉義縣,但嘉義市可以作為西部廊帶的新都心,從南彰化到北台南的消費觀光中心,未來希望中央可以投入更多資源,發展整個雲嘉南地區。

徐榛蔚則強調,花蓮擁有五星等級的好環境,現在遠端工作的趨勢,只要帶著一台筆電,就可以來到這裡生活。花蓮也有很豐富的人文歷史風貌,像是部落的地方創生、深度旅遊的好環境,都可以讓人更認識福爾摩沙這塊土地。

畢業班首長傳承經驗,談及卸任後何處發展

(左至右)連江縣長劉增應、屏東縣長潘孟安、《遠見》社長楊瑪利。張智傑攝

(左至右)連江縣長劉增應、屏東縣長潘孟安、《遠見》社長楊瑪利。張智傑攝

第二場論壇,輪到屆滿即將卸任的潘孟安、劉增應。楊瑪利首先提問,要常保縣市首長民調五星連霸的關鍵在哪?

劉增應說,身在馬祖一開始連想都不敢想,五星得獎後,肩負鄉親的期望重任,只希望可以繼續努力。以前當醫生壓力最大就是在急診室值班,常常有突發狀況,擔任縣長後,則是每天都當急診室醫生,替馬祖鄉親打拚。

至於縣政最重要的兩個條件,第一個是團結。因為資源少,有各方意見,不管是面對立委、議會,讓大家朝向共同目標一起努力,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的效力。第二個則是廣結善緣,跟其他縣市合作、替地方爭取更多機會跟資源,讓馬祖可以呈現更多縣市執政的成果。

潘孟安說,這幾年來壓力很大,屏東縣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因此一直苦思要如何找出城市的特色。感謝縣民的信賴,當縣長只能一天當兩天用。至於公部門常常給人詬病就是「1+1<1」,要怎麼努力讓縣府可以「1+1>2」,「就是團隊都被我壓榨,也很謝謝他們。」

至於卸任後要何處發展?潘孟安說,他「從來不吃碗內、看碗外」,年底卸任後希望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而這兩三年來因為疫情,國家經濟、觀光都大受影響,整個失序,期盼未來後疫情時代如果防護做的好,國家整體情勢可以扭轉,趕快恢復秩序。

劉增應說,因為自己專長就是醫療,這是相當喜歡的工作,感謝這八年期間馬祖鄉親給予服務的機會,也很高興看見馬祖有改變跟提昇,但一到八年就該放下,未來想回歸自己專業,有機會的話想繼續用醫療專業服務鄉親。

大選將至,《遠見》2022年的民調結果,除了留予「畢業班」最後的評價外,對於尋求連任者來說,更是調整施政方向的指南。隨著年底選戰步步逼近,民調領先者能否維持熱度奔向終點,落後者能否拉緊尾盤,在各方面衝刺迎來逆轉勝,這場賽局的結果有待六個月後的長跑才見分曉。

青年,就是城市的未來
數位專題

青年,就是城市的未來

在少子化、高齡化的現在,縣市無不積極爭取青年移居。被視為勞動力的18-44歲青壯年人口,成為22縣市積極祭出政策守住的族群,青年人口變化,更可窺探各地的發展潛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