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膨率正以近40年來最快速度攀升,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將有更激進的升息步伐,使得美元指數漲破100大關。該加碼美元部位嗎?進場的時機是何時?
「美國聯準會(Fed)不該排除一次升息3碼的可能性!」聯準會「鷹派」官員博拉德(James Bullard)該言論,引發市場預期Fed將有更激進的升息步伐,刺激美元指數漲破100大關,為兩年來首見。在此情況下,新台幣兌美元也回到「29字頭」,該不該進場買美元?
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花旗、星展等金融機構都認為,2022年美國將爆「升息潮」,有分析師更預估,美元指數年底前可能再升6%。
花旗集團分析,美國通膨率正以近40年來最快速度攀升,不僅3月通膨率飆至8.5%,3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也達11.2%,創2010年11月以來新高。花旗內部預測,聯準會5月起將以升息2碼的速度,讓通膨儘速降溫,2022年全年將累計升息275個基本點(2.75%)。
美國爆升息潮,「強美元」一去不回?
凱基銀行財富管理處資深協理張冠雄觀察,美國面臨40年來最高的通膨威脅,市場高度預期聯準會將在接下來三場會議各升息2碼,並有可能在5月宣布縮減9兆美元資產負債表的計畫。
而在4月21日,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華府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會議上表示,Fed將致力於快速升息以抑制通膨,預計在5月3日到4日的聯準會會議討論一次升息2碼,該主張也正式確立Fed的激進鷹派立場,一次升息2碼,也是自2004年10月以來首見,造成美債殖利率上揚,美元持續偏強。
「聯準會轉趨鷹派的升息態勢及貨幣緊縮政策,使得長期低利率的優惠不再,市場投資成本逐步墊高,」花旗(台灣)銀行財富策劃諮詢部資深副總裁曾慶瑞說,隨著俄烏衝突帶來的避險需求以及聯準會升息的預期,避險資金流入,推升美元延續強勁走勢。
今年來,美元強勢一枝獨秀,美元兌新台幣也從去年(2021)下旬的27.8左右,下探至今年4月的29元,市場擔心「29字頭」將成新常態。
4月中旬,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赴立法院財委會報告,就有立委問及「新台幣匯率貶破29元後,是否再下探29.5元,甚至到30元,成為亞洲最弱貨幣?」
楊金龍回應,新台幣匯率有升有貶,很難去預測,但是新台幣不會是亞洲最弱貨幣。他更進一步指出,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從1美元兌32元,一路升值到27.6元,現在貶到29元左右,32元到27.6元這一段升值幅度很大。
新台幣與其他亞洲貨幣比較,波動度是最穩定的,若近期大幅快速貶值,楊金龍強調,央行會進場調節。
至於匯率會不會貶至30元?楊金龍則說,匯率原本就有升有貶,由市場供需決定,換句話說,他很難預測。
美元走高,專家:「這價位」是進場好時機
美元匯價走高,若如市場預期,今年5、6月美國聯準會都升息2碼,美元存款利率必會超過新台幣,在利差與匯差誘因下,分析師認為,美元會是投資人首選貨幣之一。
也因此,建議現階段可掌握分批買進、逢低不追高的策略,分批買進美元。
至於何時才是進場的好時機?有外匯人士透露,扮演匯市美元供給大戶的出口商是否大舉拋售美元,是牽動新台幣匯率走勢的關鍵之一。
觀察今年第一季台灣出口表現不錯,有大額貿易順差,出口商滿手美元,接近月底有結匯壓力,若匯價來到29元以上,出口商較有意願拋售。
在此前提下,若美元兌新台幣有機會拉回至29以下,將是換匯的好時機。
除美元之外,投資人也相當關注日圓走勢。近期,日圓匯價連14日走跌,張冠雄認為,日本央行4月20日再以固定利率0.25%無限量購買債券,以壓低市場利率,此為今年來第三次實施。
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堅持透過弱勢日圓來刺激日本經濟,日銀貨幣寬鬆之舉與聯準會鷹派升息作法,形成鮮明對比,估計近期日幣偏弱勢,恐難以扭轉。
至於歐洲央行,也受到通膨快速走高,開始討論升息的可能性。
張冠雄表示,如果歐洲央行也決定在6月底結束債券購買,歐洲央行最快可能會在今年7月開始升息,這將是歐洲央行自2014年6月採行負利率後的首次升息,預料下半年美元及歐元將偏強。
但要留意的是,一旦聯準會開始縮表,美元可能出現利多出盡,投資人則要留意美元走勢反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