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超商雙雄對立,股價備受壓力!全家、7-11怎麼滿足消費者需求?

中央社
user

中央社

2022-03-21

瀏覽數 29,650+

統一超和全家「兩強對立」,不斷透過異業合作增加商品與服務的多元性,此為示意圖。圖片來源/Flickr by MIKI Yoshihito、Daniel Walker
統一超和全家「兩強對立」,不斷透過異業合作增加商品與服務的多元性,此為示意圖。圖片來源/Flickr by MIKI Yoshihito、Daniel Walker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零售通路產業掀整併潮,近年來競爭強度不減反增,台灣超商產業以統一超和全家「兩強對立」,在市場轉趨飽和及營收疲軟下,全家股價今天跌破200元大關。

截至2月底,在全台總店數已達4000家的連鎖超商全家今天股價跌破200元大關,終場以195元作收,跌幅3.47%,股價下探2018年8月以來低點。

全家店數不斷成長,但2月營收新台幣62.45億元,年減5.5%,創2年來單月低點。全家說明,業績受影響主因來自本土疫情先前持續干擾,加上天氣濕冷確實影響全家業績表現;隨著氣候逐漸回暖,看好營運動能將再次轉強。

不過,法人指出,全家股價衰退除了前2月合併營收衰退等財報利空外,市場漸趨飽和、競爭轉強也是主因。實體零售市場近年來競爭強度不減反增,後疫情時代,網購消費幾乎成為主流,實體零售業績受到波及,加上店租、商品漲價等也恐對獲利有影響。

觀察統一超股價,今天維持紅盤表現,小漲至259.5元,但也從去年11月中旬294元的高點一路拉回整理。

在現代化與數位化浪潮的推動下,零售通路業成為一個對規模與資本要求甚高的產業,近年包括台灣或全球都見到整併動作。

超市龍頭全聯去年宣布收購量販二哥大潤發,家樂福求售已有好一段時間,市場傳聞潛在買家包括遠東、富邦媒等,屆時零售市場版圖將再有一波整併,大者恆大已成趨勢,競爭強度不容小覷。

同樣屬於零售業的超商產業則見兩強對立的態勢明顯,必須不斷透過異業合作增加商品與服務的多元性,並在虛擬通路和數位轉型上持續精進。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舉例來說,全家便利商店積極布局FamiSuper選品超市店,瞄準居家簡單煮的需求商機,2月於台北、新竹、台南展店,今年展店目標至少15家。

另一方面,統一超旗下7-ELEVEN深耕OPEN POINT會員生態圈,有效帶動OPEN錢包、icash Pay交易金額倍數成長,除了持續開發差異化商品,也結合foodomo等三大外送平台服務,虛實整合即時滿足消費需求。

本文轉載自2022.03.21「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