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政部公布的資料顯示,受到中國大陸對我祭出暫停輸入的禁令衝擊,今年1至2月,國內的鳳梨、釋迦及蓮霧三種水果的出口金額年增率驟減40.6%、85.9%及92%;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表示,重點是產地價格維持好的水準。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邀請農委會針對「國際重要原物料價格上漲,造成農產品供需失衡,政府因應之道」進行報告。
陳吉仲以鳳梨釋迦為例,鳳梨釋迦是跨季節採收的,比如說,從去年的10月、11月開始,到今年的3、4月,所以如果是用年度統計,數字比較可能失真。
但實際上財政部公布的資料比對,是去年1、2月與今年1、2月外銷數量相比對,鳳梨釋迦以及蓮霧的採收期間,同時,也是有少量鳳梨開始外銷的時期,並非整年的統計。
陳吉仲表示,去年因為中國大陸鳳梨禁令,後續外銷量雖沒往年4.5萬公噸這麼多,但產地價格維持好的水準,因為去年鳳梨賣了1.8萬公噸去日本,鳳梨盛產期2至5月價格比往年高,今年鳳梨價格好,至少有3萬公噸可賣到日本,跟之前4.5萬公噸賣到中國大陸,雖然少了1萬多公噸,但因為外銷日本,鳳梨產地價格維持好的水準。
去年為了中國大陸的鳳梨、鳳梨釋迦、蓮霧禁令,農委會針對鳳梨提出10億經費(最後實際使用約5億);鳳梨釋迦、蓮霧也提出10億;陳吉仲說,投入經費在外銷、加工與冷鏈、內銷,確保農民沒有因此影響價格與收入。
本文轉載自2022.03.21「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