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號稱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區域綜合經濟伙伴關係(RCEP)——歷經8年時間、31輪談判後終告完成。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東協(ASEAN)、日韓中等15國領袖以視訊方式連線簽署,接下來就等成員國國內程序批准,只要有9國通過(包括6個東協國家),新協定可望在未來兩年內正式生效。
2020年間,不少G20會員國因為防範疫情擴散,都採取貿易限制,重傷了不少東南亞國協的製造業,再加上之前的美中貿易戰,對於所有參與國家來說,新協定象徵著一個更穩定的貿易秩序,讓供應鏈不致輕易斷鏈。
拜登上台後,一個更穩定的美國對外政策似可預期,加上這個協定的架構,未來區域內國家企業都將受惠。
看著東南亞國協、澳紐日韓紛紛加入這個協定,遲遲不得其門而入的台灣,自然有如芒刺在背。部分國人更懷疑,這會不會是中國另一個圍堵台灣的貿易手段?
這個協定對中國的幫助肯定是正面的,但要說是中國主導、以圍堵台灣為目的,則顯非事實。畢竟,這個協定最初的構想,其實是來自東南亞國協國家。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