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疫情將如何影響人口?不安全感恐讓全球生育率急速崩跌!

科技新報
user

科技新報

2020-08-28

瀏覽數 34,150+

圖/pexels
圖/pexels

疫情期間全世界大多數人被關在家,很多專家預言會增加生育率,但其實結果正好相反。這場百年一遇的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對工作不穩定的年輕世代影響更甚,經濟損失反而會讓年輕人對結婚和生孩子三思而行。

日本的出生率在2019年降至12年來的最低點1.36,人口老化的現象已經是大勢所趨,但新型冠狀病毒將加速這個趨勢,日經新聞報導指出,諸如非正規工人失業等經濟限制因素,將導致年輕人在一段時間內避免結婚和生育。

日本人口預測認為從2021年開始人口下降將逐步加劇,逐年加速增長,這個情況不僅限於亞洲。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研究報告稱,與2020年相比,明年在美國出生的嬰兒可能會減少30萬至50萬,相當於該國370萬平均年出生人口下降約10%。

布魯金斯學會報告解釋道,「更深、更持久的衰退將意味著某些人的終生收入降低,某些婦女不僅會延遲生育,而且會決定生育更少的孩子。」且歷史數據可知,經濟危機期間出生人數會下降,譬如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經濟下滑,就是導致美國出生人數下降約40萬人的原因。

失業當然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國際勞工組織線上調查發現,在全球18~29歲的人群中,有17.1%表示自大流行發生以來就沒有工作過,即使是在工作的人,工作時間也減少23%,導致收入減少。

僅為情境配圖。賴永祥攝

僅為情境配圖。賴永祥攝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也表示,這種流行病是一個百年一遇的健康危機,影響將在未來幾十年內感受到。他認為透過開發疫苗來控制大流行病需要更多時間,經濟活動影響將持續比預期更長。

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研究預測,到2060年代,世界人口將達97億峰值,然後在世紀末降至約88億,而大流行可能會加速下降速度。

加拿大CBC訪問慈善機構研究機構Vanier家庭研究所首席執行長Nora Spinks也認為,穩定性、安全性和可預測性是人類生育的促進因素,全球健康危機正在影響生育意願,他說,「談到 COVID-19 對生育意圖的影響時,我們在全世界看到的是,人們很大程度選擇是推遲或暫時不生孩子。」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他們觀察到,新聞戲劇性事件可能會對出生率產生不同的影響,譬如在美國911事件之後,出生人數有增加,特別是在紐約州,因為這起事件讓人們真正思考人類生活的價值及對生活的渴望,但預計這種疾病大流行將產生相反影響。

7月底在《科學》雜誌發表的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危機對生育率的預期影響研究也指出,鑑於生育的不可逆性及撫養子女的大量費用,失業和收入損失必然會降低生育率。

本文轉載自2020.8.24「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數位專題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人類的「生存戰」已打響!不是不想生,而是求子困難?! 一旦超過35歲,似乎已經拉起第一道生子警報,尤其是走入晚育時代的亞洲國家,生殖醫學近年一躍成為救國解方,朝向「個人化」治療以解決每對不孕夫妻的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