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臨著兩大難關,近憂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威脅中,遠患則是2026年超高齡社會將至。無論防疫或長照都需要大量的醫藥護衛專才,政府應及時檢視我國的醫事能量,並正視如何強化醫事技職教育,讓穩定台灣醫療的力量最大化,以迎向超高齡社會的嚴峻挑戰!
由《遠見雜誌》與臺灣健康管理學會合作,於8月17日主辦「醫衛創契機 護才育未來」2020醫護技職教育展望論壇,匯聚來自全國醫事科大及醫藥衛護單位代表,搭建了一場「公衛」與「教育」的對話交流平台。論壇開場即由《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點出臺灣防疫超前部署並領先全球,但卻面臨兩大隱憂,一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控制;遠患是2026年超高齡社會將至,醫事人力是否足夠支應長照?
論壇中亦力邀教育部部長潘文忠親臨現場致詞,並表示教育部將持續與衛福部就醫護人才培育進行整體檢視,從專案計畫著手。
本論壇繼衛福部博士王宗曦擔任貴賓致詞後,隨即進行兩場重量級專題演講、兩場綜合性座談,進行深度交流。
從抗疫最前線到疫後領航員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以「抗疫最前線:台灣醫護Can Help」為題,分享我國防疫政策及省思。這波疫情對我國醫療體系形成挑戰,影響遍及健康照護、就醫行為、照護模式、經濟財務和關鍵資源掌握。策略上,首要減緩散播速度,避免短時間內感染個案暴增衝擊醫療體系,其次是保全核心人力維持醫療體系運作,第三是擴充量能降低重症及死亡人數。也敦促國人重新思考需要與需求、追求高效率壓縮人力、分級醫療等議題。
中華技職教育學會理事長陳德華主講「疫後領航員:台灣醫護專才新未來」時提及,醫護類科有教考訓用的完整體制,其設立與招生名額之擴增需經教育部專案審核,也須徵得衛福部同意。台灣醫療水準提升,人才教育程度提高,醫事專業人力培育體制有必要隨之調整,若導致技職體系相關學系生源斷缺,不宜再侷限於技職單軌升學進路,應開放招收高中生以擴大生源。
現代醫藥衛護的專才新標準
第一場座談會「防疫與健康共生—醫藥衛護的專才新標準」,台灣檢驗醫學發展協會理事長范紀鎮表示,現代檢驗技術一日千里,專業力須持續強化,然而醫檢師考照及格率不高、工作吃重、早班清晨得出門、有時得進負壓病房、家長不捨孩子吃苦等,都是醫檢人力匱乏的原因。
玉山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吳文祥說,醫務管理系在科大和大學培養的核心能力差異不大,高普考有醫管職類,但尚無醫管師執照。醫管師是跨領域人才,形同潤滑油能使醫院營運更順暢。期待推動醫管師證照制度,讓台灣醫療更進步。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高靖秋指出,護理人力很難百分之百充裕,該思考如何偕同輔助人員結合AI把照護做好。人才養成重視教育訓練,除了跨域學習,要有批判性思考、創造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培養當責的態度和心理復原力。從技術到觀念都要升級,認知「長照不同於急性醫療」。
臺灣眼視光學學會理事長賴裕源表示,驗光人員從商業轉入醫事業,除了通過考試、具專業驗光能力,對眼睛知識要強化,預期因長照而更關注老人視力問題。應設法讓通過考試者加入執登並執業,並從考試結構、出題方向、培才師資通盤考量。
未來醫藥衛護的育才新展望
第二場座談「逆境與突圍共存—醫藥醫護的育才新展望」,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校長林志城認為,醫事科大註冊率低非因少子化,而是技職生沒修過生物和理化不敢就讀,科大付出高成本做補救教學,需要政府關心和支持,也希望審核補助款計畫者能對醫護多些瞭解。
亞東技術學院以工科起家,設醫管系和護理系,校長黃茂全以推動工程和醫護的融通教育為特色,並建議在申請入學時,名額分割前先分配一部分給醫護類,從高教撥出些名額,並鼓勵高職設長照科,各校可辦理成果展,分享長照人力培才、產業合作經驗。
中臺科技大學校長李隆盛亦建議於高職端增加生物課和化學課,並擴大招生對象,綜合高中做技職試探教育時最好有醫事類學程,以利未來大學銜接,更期盼衛福部和科技部辦理夏令營,提供學子接觸醫事領域的機會。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校長曾信超指出醫事科大培育大量人才,在高職端竟無對口,就像明知長照重要卻無證照制度一樣矛盾。曾校長提出解方,一是設對應類科,二是大學和科大考科要相應合理,三是科大不妨多收些高中生。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校長謝楠楨認為護理工作小組是良好溝通平台,希望能恢復。為了長照,目前37校41科系從104年迄今在同一團體內運作和努力。且希望國家在人才建設計畫方面,對醫護類多予關懷。
弘光科技大學副校長張聰民建議政府多做橫向連結,而高教深耕研究計畫的門檻包括論文要達一百篇、產學合作計畫兩億以上、技轉金額兩千萬以上,這對醫護類來說太困難,他呼籲經費分配重新討論,盡可能讓招生來源立足點公平,更歡迎高中生就讀科大。
嘉南藥理大學副校長楊朝成認為技職醫事人員就職忠誠度最高,但私校經費普遍拮据。考試時間對科大不利,今年一月有九千多名高職生跨考學測,四月申請入學就放榜,而統測五月才考試,於是少了一萬五千多名考生。而高中生應屆不能考統測,科大招生愈來愈難。
大仁科技大學校長郭代璜主張科大要開拓高中生源。他認為護理系、視光系未來會像藥學系,高職、專科退場只剩大學。郭校長希望讓大家認同醫護教育的重要,也注重行業與社會的連結,藥師在疫情期間的承擔即是很好的例子。
輔英科技大學設有全國最大的高長照人才培育中心,其護理系多達四千人,一度成為全世界最大系,目前仍是台灣第一大系。校長顧志遠認為高教與技職的分野模糊了,人才培育與分流怎樣安排最合適,值得國家深思。
鑑於台灣醫事技職教育的有口皆碑,常有外國前來取經,亦有優秀人才高薪受聘赴海外工作。然而近年來出現種種危機,導致昔日優勢逐漸流失,醫事科技大學只盼招生限制放寬、政府資源公平化,並為更多醫事科系設立執照制度,為台灣醫療挹注更多力量。
2026年的超高齡社會將至,新冠肺炎防疫仍須努力,台灣醫事教育Who can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