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罕見、慢性病患的救星出現!只要一個調節器就能免當藥罐子

生物電子醫學撼動世界醫療版圖,商機達1.2兆台幣

毛凱恩
user

毛凱恩

2019-10-28

瀏覽數 84,100+

圖/一個小小的調節器就能有效控制慢性疾病與罕見疾病。取自twitter
圖/一個小小的調節器就能有效控制慢性疾病與罕見疾病。取自twitter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最近「生物電子醫學」(Electrified Medicine)成為熱門話題。這四個字對大眾來說或許很陌生,但近年已悄悄改變醫療版圖,更吸引如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等知名生技廠商,搶進這塊將近有400億美元(約1兆2217億台幣)的市場。

根據最新一期的時代雜誌(Time)報導,「生物電子醫學」的概念,是在人體中植入裝置,透過放電來控制免疫系統、新陳代謝,進一步對慢性病發揮療效。

其實,1950年代開始普遍被應用的心律調節器,用電流刺激心肌跳動,就是生物電子醫學的應用。但隨著神經科學的研究,生物電子醫學跨出了更大的一步。

這種利用電刺激來治療發炎及其他疾病的新學門,凱莉.歐文斯(Kelly Owens)就是實際受益者。13年前,她被診斷罹患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的她,雖然每天要服用數十種藥物抑制症狀,但病魔依舊纏身,導致她夜不成眠,常常每小時內要跑十幾次廁所。

此外,噁心、疲勞、體重增加等副作用也持續困擾著她。

罕見、慢性病患的救星出現!只要一個調節器就能免當藥罐子_img_1圖/凱莉.歐文斯自從在胸腔內植入調節器後,病情開始獲得控制。取自Kelly Owens臉書

一個調節器讓罕病患者不再是藥罐子

歐文斯去年就與美國生技公司SetPoint Medical合作,在胸腔內植入調節器。調節器透過一定的電流刺激特定神經,讓歐文斯的症狀獲得控制。今年是該計畫的第二年,歐文斯已不用再吃任何藥,也開始穩定工作、上健身房甚至長跑。

另外一家生技公司Neuros Medical也正在開發治療截肢者幻痛(Phantom Pain)的方法。因截肢者的神經在截肢後會繼續成長,並糾結成神經瘤,讓患者感到疼痛。Neuros Medical開發了一款用手術植入的裝置,患者只要按一下按鈕,就會釋出高頻電流來阻斷疼痛信號。

原本團隊認為這只能暫時減緩疼痛,但許多患者回報,治療幾小時後,甚至可以維持好幾天不再疼痛。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罕見、慢性病患的救星出現!只要一個調節器就能免當藥罐子_img_2圖/凱莉.歐文斯裝了調節器後,現在能夠上健身房運動。取自Kelly Owens臉書

美科學家致力神經研究〉操控目標細胞 應用範圍大

美國科學家也正在更深層的研究──人體神經網絡。例如SPARC計畫,就致力於詳細描繪大腦外的每條神經,並將繪製的神經圖譜提供給有興趣研究生物電子醫學應用的科學家們。

科學家有了這些資料,便能更了解如何透過利用電流,操縱人體各處的細胞。

生物電子醫學應用極廣,例如關節炎患者可藉此降低令人痛苦的免疫反應。麻州總醫院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活化視神經以恢復患者視力的方法、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也在研發操縱電子訊號以解決如憂鬱症、癡呆的方法。

潛力無限〉慢性病救星 大咖生技廠積極布局

儘管許多療法還在實驗階段,但這個具有龐大潛力的產業,也吸引各大藥廠競逐。例如亞培(Abbott)的神經調節裝置,就已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

金融分析師預估,2025年生物電子醫學市場將達到70億美元(約2138億元台幣)。賓夕法尼亞大學神經內科教授布萊恩·里特(Brian Litt)更指出,如果以用生物電子學的方法,來治療許多慢性疾病,市場規模會將近400億美元(約1兆2217億台幣)。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