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萱、鄭雅文、吳宗翰……,這些尋常百姓家你或我的名字,今年12 月31 日,將大大地出現在跨年晚會的200 公尺寬的夜空水幕上。當下,正是中華民國建國100年。
放在歷史長河裡,一百年不過是滄海一粟。建國百年要用什麼慶祝呢?
或許在別人的眼中,一百年的時間,大家看到的是轟轟烈烈的歷史,可歌可泣的歷史人物,但是在建國百年跨年慶典的藝術總監林克華的眼中,他看到的是千千萬萬的無名氏,構成了這條歷史長河。
林克華,從小在大稻埕長大,出身殷實布商家庭,祖父也曾從追隨革命起義。他自小學習書法、聆聽古典音樂與欣賞名畫,在大稻埕當年人文鼎盛的環境下,孕育出後來亞洲最負盛名的舞台燈光設計大師,所以當他接到百年跨年晚會的任務時,他決定從一條河開始說起。
為什麼是河?世界文明起源都是從河流開始,河流滋養人類,也象徵生生不息。雖然杜哈亞運、北京奧運,在氣勢磅礡、聲光效果十足下,展現國力,但是在建國百年晚會上,林克華希望大家看到的既不是挑戰國力、財力與感官,而是體會與品味。他選在有河流經過的基隆河畔,讓大家重新回到文明的起點,重新省思。
往前看,往後看,它既是慶祝,也是思索過去與未來最好的時機。以下是林克華親身分享他的創作理念:我知道這是一個全世界華人都將注目的夜晚,因為這是華人歷史上第一個民主百年。特別是在中國崛起的世紀裡,台灣雖小,但走在最前面。那麼,走在最前面的老百姓,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百年慶典,來表達立足世界的看法?
這是華人歷史上,人民當家的第一個一百年。我們已經看過太多明星濟濟雲集,或集國家之力,一次次挑戰華麗規模的大型慶典晚會了,但,晚會是沒有看法的。
這幾年,台灣政客的嘈雜太多,以至於我們往往要在巨大的天災後,才看得到台灣人的攜手互助,相互疼惜。
如果一個國家聚焦的活動,是能夠凝聚全民共識,提出未來願景的,作為一個藝術家,我想回歸到人最終想要的:在天地之間,一席反躬自省,並與自然和平相處之地。台灣人未來最需要面臨的課題不是政治上的,而是生命上的。
建國百年,請容我不稱它為晚會,而是一個「作品」,一個有話要說的作品。
我們決定尋找一個有水,有家園,可以看星星的地方,來迎接下一個民主百年的第一秒。在大佳河濱公園河岸映照的水景裡,沒有巨星,沒有名人,這是一個腳踩土地,仰望星空,2300 萬個台灣老百姓的名字在河面水幕上緩緩流淌,以藝術反思生命,歌舞敬獻天地,謙卑感謝的夜晚。
我們多久沒有仰望星空了!
我們有多久沒有仰望星空了!仰望星空,才看到天地浩瀚。
從太陽系看地球,一千年也好,一百年也好,都只是一瞬間。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論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卻也同時臣服於宇宙的不可測,4年前他在雅虎知識網向全世界提出他也找不到答案的問題:「 在一個政治、社會、環境都很混亂的世界,人類如何走過下一個百年?」
仰望星空,二千多年前,一肚子疑惑的詩人屈原,也在《楚辭.天問》裡,滔滔不絕地對蒼天提出一百七十幾個
問號。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宇宙是如何生成的?日月星辰是如何交替的?他問的全部是科學問題。但最終他找到安頓身心的答案:不必刻意做什麼,不必忙忙碌碌,只要安靜下來,就看到天地間萬物生生不息的道理。屈原沒有找到答案,但卻奠下「天地有情」、「萬物有靈」的文學想像。這些是台灣人靈魂深處裡的文化感情。超越一百年,超越一方土。不管從科學的角度,還是文學的角度,人類都在尋找價值的重建,而第一個課題便是與天地自然間的平衡關係。
龍應台曾說:「 日子怎麼過,就是文化。」我非常同意。
在自由的氛圍下,台灣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接近是宋朝的。不玩「多」,而玩「少」,不講「滿」,而講究「真」,從小宇宙關懷大宇宙,宋朝書畫家、藝術家眼裡的枯山水、冰裂紋俱皆顯現自然大美,用現在的語言講,就是「個性」。只有生命從容的社會才容許差異與個性。在過去半個世紀裡,藝術家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跳進國際舞台的視野裡,創造力領先華人社會,為什麼?因為自由、不怕。而自由,正是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累積下來最大的資產。
因為自由,請讓我們與天地一起分享,天地有情,萬物有靈。蒼穹下,別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