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一定聽過「Just do it!」這句運動品牌的宣傳口號,但如果,「Just do it」和「設計」結合,會變成⋯⋯?
在今年4 月的米蘭家具展裡,來到英國設計師湯姆˙迪克森(Tom Dixon)的攤位上,要買家具,你可能會得到一整箱尚未組裝好的金屬零件。
只見身穿白色實驗袍,背上貼著「Factory Worker(工廠員工)」橘色字樣的工作人員,正在協助顧客,將燈罩、線路、燈泡等等零件,將買來的燈罩或燭台零件,一步一步組裝成顧客想要的樣子,當然,他們更歡迎顧客捲起袖子,下場一起玩組裝。
這是迪克森的「快閃工廠」(Flash Factory),是個臨時式販賣攤位,但是不賣現成設計品,迪克森在「工廠」開張前,設計並製造一片片可隨意組裝的鏤空的薄片金屬,購買之後,消費者可以在工廠裡,直接決定或做出心目中的那組吊燈造型。
「要人們直接走進工廠,」迪克森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這麼說,事實上,不只米蘭家具展,所有一級設計展上,都看得到迪克森的作品,他是目前當紅的英國設計師。
過去,「設計」是創意,被認為在產品的最前端,負責發想,而代表「製造」的工廠,則屬中端,最末端才是消費者,然而迪克森的「工廠」模式,代表的是將設計過程簡化,強調「製作」在設計本身的意義,並藉此拉近末端消費和前端創意的距離,使得「客製化」與「量產」能夠並存。
「我要做的是前所未見,但又有存在必要的設計,」身材高大,一頭微鬈棕髮,眼神略有嚴肅,又帶著些許孤獨狂傲,使得迪克森像個不受羈絆的創意人,又並非漫無目的地天馬行空。
龐克精神 就是「實做」
從學校中輟、玩龐克、夜生活、重型機車⋯⋯,25 歲以前的迪克森,八○年代之前,是個玩樂團的樂手,彈貝斯的他,是Funkapolitan 樂團成員之一,還曾經出過專輯,名副其實是個放蕩不羈的龐克樂手。
然而,在一次機車事故後,休養中的迪克森,發覺到時間的寶貴,從自己平常修理機車的經驗中找到心得,自學焊接技術,並開始應用來作設計。
迪克森說,1980 年投入設計之時,正好是龐克漸漸式微的年代,「龐克的精神,就是沒有技術,沒有天分,努力去學你想學的樂器,還是可以當第一名,我認為這是我在工作上體現的哲學。」
也許天生流著所謂「努力學」的龐克血液,迪克森一接觸到設計,就透過雙手,從不斷焊接、敲打金屬開始。
不論是照明用的燈、椅子、燭台等等出自迪克森之手的設計,不難發現,「金屬」與「手做」的元素,幾乎充斥所有作品,一組黑色吊燈,來自銅製鍋的構想,燈罩內部看似刻痕的設計,其實是工匠用手工一次又一次敲製出的,一座僅高30 公分的燭台,使用的材料,居然是工業上用來製作橋墩的鋼鐵。
而迪克森式的龐克設計哲學,也體現在同名品牌(Tom Dixon)顏色挑選的大膽。
大多黑、白、木質等色系的設計,不難發現一項特別顯眼的橘紅色,像是路邊警告標誌所使用的顏色,然而迪克森卻認為,橘紅色代表極端,「也是一個代表工業(industry)的顏色。」
結構 設計的脊椎動物
冰冷、幾近無機的「金屬」,加入了手感,變得有溫度,然而不僅如此,迪克森的設計,還有如同骨骼一般的結構。觀察迪克森的設計,有趣的是,造型並不花俏,卻能發現其在結構上的伸展,彷彿每件設計都有骨架一般,「有人說,我是設計師裡的脊椎動物,」迪克森在受訪時提到,「我不從外型出發,而是從設計品的結構去思考。」
迪克森認為,在「談設計」已經成為潮流的今日,設計品容易流於形式、造型的「商品」,更大膽指出,這種現象在許多標榜設計的博物館館藏中,隨處可見,然而他卻不以為然。
強調設計品的結構,一件以機車冷卻風扇為發想的《Punch》桌燈,以一片片不鏽鋼與燈泡成直角的設計,不僅能反射光源,也讓桌燈頓時成了具有視覺透視,開關一亮,燈也有了結構。
市場 一堆金屬變成一疊鈔票
從設計的發想、製作、行銷、零售,一位有效率的設計師,應該對整個過程都感興趣。
迪克森說,「最好的企業,都是有創意」,接觸設計以來,迪克森一直保持接近市場,八○年代就開設自己的設計店鋪,負責零售,1998 年成為家具品牌《Habitat》設計總監,更讓許多粉絲為之驚訝,然而他卻認為在生意領域,有更多設計師需要挑戰的部分,因此當在擔任Artek 品牌創意總監時,迪克森也重新製造如設計大師Alvar Aalto在三○年代的作品,使得品牌在市場上獲得好評。
而在同名品牌的經營,迪克森也有一套自己的做法,他曾不只一次在倫敦設計節等設計盛會上,免費發送500 組省電吊燈、塑膠製椅等自己的設計,讓更多人能了解自己對節能、永續的設計概念,「就像Google 一樣,免費贈送產品(資訊),卻從廣告、服務賺到錢。」
關於設計,迪克森擁有龐克音樂人的堅持,但是對於市場與銷售,迪克森嚴肅以對,沒有創意人的浪漫,「把一堆金屬,變成一疊鈔票,不是很好嗎?」
◎從迪克森身上,我們學到⋯
● 你要什麼:沒念設計學校,真的想做,努力一樣可以當大設計師。
● 你說了算:網路發達,聽別人意見很容易,創意,卻要聽自己的聲音。
● 破銅爛鐵換鈔票:創意之餘,仍要思考,甚至進入市場機制去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