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花的獨角戲,也是花與花之間的對手戲,更是花所代表的自然和人的歌舞劇。
湖邊綻放的白色百合,化成從舞台上絢麗七彩光芒的扯鈴,然後拋物線落下,飄到舞者手上,成為行舞者手上的一捻小花,流露日本俳句詩人松尾芭蕉筆下恬靜禪意⋯⋯。
一朵花,上了舞台,有多少變化?也許,當你走進台北花博舞蝶館,在3 齣戲裡面,花,成了人、土地、自然的關係的最佳闡述者。
本次花博的文化展演,從11 月6日至明年4 月25 日,天天都有表演,估計達6000 場以上,除了專為花博製作的定目劇、地方傳統藝文展演及國內外著名藝文團體演出等,演出分為室內、室外,包括圓山公園區、美術公園區、新生公園區及大佳河濱公園區,確切劇目場次與演出時間在網站上,能找到詳細說明。
其中最令人期待的,就是位於舞蝶館,邀請到屏風表演班、舞鈴劇場、優人神鼓,所量身訂做的3 齣定目劇。
「從看天吃飯、人定勝天,一直到精神回歸自然,」負責策畫表演節目,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台北藝術節總監王文儀說,3 場接力演出的戲劇,傳達人與自然之間,從敬畏、創造,然後漸漸學會尊重,並從中獲得心靈平靜的過程。
百合花綻放的歌舞劇
魯凱族人口中,那深山裡的聖湖,有段公主與蛇神的浪漫神話,當兩人手牽著手走入那雲霧繚繞的湖中間,湖畔的純淨白色百合,竟一一綻開容顏⋯⋯。
由李國修老師帶領的屏風表演班,擅長述說看似平淡的小人物生活裡,找出令人時而感動、時而歡笑的深刻,在台灣更擁有將近120 萬的舞台劇觀賞人次,但沒有人知道,擅長說故事的「屏風」,和充滿活力的「原住民音樂和舞蹈」結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百合戀》,是屏風和原住民樂舞團體「原舞者」此次跨界合作的劇名,劇中故事主軸,是魯凱族的傳奇神話「巴冷公主」,在聖湖邊愛上了蛇神,浪漫故事。
「愛情、儀式和戰爭,是戲的3 大主軸,」《百合戀》導演黃致凱,也是李國修的徒弟,他認為,原住民的神話、樂舞,加上屏風的「說故事」功力,使得戲的主軸,更能同時多面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所使用的13首樂曲,有3 首是魯凱族古調,「他們(原舞者)花很多心思在史料考據上,」黃致凱說,實際參訪蒐集史料,整理出台灣原住民傳統樂舞,「原舞者」的表演,除了熱鬧活力,由原住民長者實際「口傳相授」的樂舞當中,更多了莊嚴且隆重的祭典精神,同時也傳達著原住民對天地的尊敬與擁護。
另外,舞台上縱深達10 米的水池設計,象徵族人所敬畏的那座聖湖「大鬼湖」,為了顯出人對自然之湖的神祕感,所產生的敬愛之情,團隊使用水霧、螢光色調打造湖景,而當公主與蛇神漸漸走進湖中,湖邊百合花一一綻放,則有賴精準的舞台與視覺技術,「每個cue 點都用秒計算,要做得像阿凡達的畫面那麼美!」黃致凱說。
花的對手戲 人的創意極致
從前、從前有一隻兔子,夢見自己變成一個小女孩,小女孩又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兔子,夢裡的兔子醒來,發現自己仍在夢裡並走入一座森林裡⋯⋯。
從對自然的敬畏,漸漸地,人們開始發揮創造力,聚集手工、技藝與智慧,把「花」化成「鈴」,透過雙手拉線,拋向絢麗的天際,鈴在天光下,相互飛舞,像是花與花的對手戲。
《祕密花開了》導演,是知名舞台劇導演魏瑛娟,素有「城市詩人」之稱,她從繪本作家幾米作品中獲得靈感,萃取出各個故事中的14 位人物,組成一個如同《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夢中夢」的魔法故事。
劇中的14 位人物,來自「舞鈴劇場」,是一群結合扯鈴與戲劇的年輕表演藝術家,曾經受美國林肯中心、日本愛知博覽會等20 個國家的邀請,用手上的扯鈴,旋轉、發光。
舞台上目眩神迷的燈光下,表演者活潑又富有張力的肢體語言,拋出絢麗的扯鈴,此次的跨界合作,就連服裝,都是曾以《海上花》獲得金馬獎最佳美術指導的黃文英,以手工訂製服的等級,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
「這是人類創造力、想像力的極致,」王文儀說,一顆顆象徵花朵的扯鈴,也在天際線上舞出「人定勝天」的意念。
一朵小花的禪 與自然共生
疲憊不堪的行者,路途的泥濘,連日趕路後的夜宿醒來,澄澈且寧靜的內心,清明了雙眼,使得行者在路途上,瞥見一朵泥濘中的小花,更覺自然綻放的美麗⋯⋯。
在優人神鼓的表演當中,被城市塵囂折磨的人們,彷彿那疲憊不堪的行者,在鼓聲與緩慢的樂舞裡,逐漸地清滌出寧靜的靈魂,而此次台北花博將優人神鼓的作品《花蕊渡河》,排在博覽會期的後半段,象徵人與自然,最終還是回到沉澱狀態。「行者所觀看的那朵小花,就來自松尾芭蕉詩句中的禪意,」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說。
日本江戶時代的俳句詩人松尾芭蕉,被稱為「俳聖」,文句描寫自然景物,卻帶出枯山水當中的安靜且平和的「寂」境界,一首「萬籟閒寂,蟬鳴入岩石」的短俳句,傳達靜謐中的禪意,從自然當中感受到融合為一的平穩。有趣的是,坐在半開放式空間的舞蝶館,不難聽到來往中山北路和民族西路上的喧鬧車聲,加上場館正好處在機場附近,觀眾還可能在看表演的同時,聽聞隆隆飛機起降聲,「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克服的環境因素,」劉若瑀說。
然而,整場表演實際觀看下來,車聲和飛機起降聲,反而襯托出演出的恬靜,使人感受詩人芭蕉的「寂」意,更能體會「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的境界。
從敬自然、勝自然到愛自然,3 齣舞台劇,淋漓盡致地表達。
舞蝶館表演日期時間(憑花博門票入場)
《百合戀》(屏風表演班+原舞者)
演出日期:11/6~1/6
演出時間:每日3場(14:30、16:30、19:00開演)
《秘密花開了》(魏瑛娟+舞鈴劇場)
演出日期:1/7~3/20
演出時間:每日3場(14:30、16:30、19:00開演)
《花蕊渡河》(優人神鼓)
演出日期:3/21~4/25
演出時間:每日3場(14:30、16:30、19:00開演)
完整展演資訊時間表: http://beta.2010taipeiexpo.tw/sp.asp?xdurl=Art/ArtList.asp&mp=3&ctNode=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