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趨勢是:要付錢,不用掏荷包,記得掏手機就行了!
eBay 旗下的線上付款機制PayPal, 前陣子推出了iPhone 上的應用程式「Send Money」。其中的「Bump money transfer」是Send Money 嶄新的功能, 收付款的雙方只需要將自己的手機和對方的手機輕輕碰一下,「嗶」一聲後,就可以用無線網路連結,馬上進行收付款。不只如此,朋友間常有聚會,當某人先埋單之後,其他人要分攤費用,卻常常出現錢找不開來,或現金不夠的尷尬,逼得先付錢的人只好大方說:「 下次再給吧!」或「零頭不用了!」但有了PayPal 這款軟體後,只要選擇「Split Check」功能,馬上就可分攤帳單,要帳的或還帳的都省去了許多麻煩。
不光如此,「Collect Money」功能更是公司同事間的最愛,當大夥要湊錢包紅白包、買禮物或團購時,這個功能便可以派上用場,負責跑腿的人只需利用「Collect Money」告知大家已代墊付的費用,省去一一要錢、收錢的麻煩手續。
一機在手 生意進門
Send Money 這款軟體主打的是朋友之間的簡單帳務往來,但美國線上支付公司Square 最近為iPhone 以及Android 手機特別設計了一款塑料讀卡機,除了可以解決朋友間的分帳問題,還可以做起小生意。
只要先下載軟體,並將這個業者免費提供的塑料讀卡機插入手機上的耳機插口,手機頓時成為POS 機,支付方只需要將自己的信用卡放在讀卡機上快速刷一下,再用手指於螢幕上簽名,並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或email,就可以完成交易,帶商品離開。
這個玩意在歐美市場對小規模的業者來說,是一大福音,因為這些業者多半是賣農產品的攤販、街頭藝術家,甚至只是網路上的賣家,他們沒有店面放信用卡讀卡機,也不想和信用卡公司建立複雜的長期關係,所以用手機讀卡機,反而可讓這些人的商機源源不絕。
同一時間,連鎖企業及通路商也看好手機付款的前景;全球最大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前陣子宣布將其開發的星巴克隨行卡應用程式放在各主要手機平台上,消費者在星巴克消費時,只要出示已經儲值過的應用程式,將條碼對準店內的感應器,即可完成付款,不過,這項服務目前僅只限於美國1000 多家店內實施。
NFC手機 日本當紅
但在台灣,由於上述類型的手機付費機制,有其背後複雜的金流體系需要被克服,因此尚未有這項服務,但台灣市場仍希望以NFC(非接觸式近端,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手機,讓使用者也可以利用手機完成付費。
NFC 付費機制是將非接觸讀卡器、非接觸卡與點對點技術整合在一起的機制,能應用在門禁管理、資料傳輸、下載、瀏覽,當然也能付款,而許多手機廠商與電信業者、金融業者合作,都已推出NFC 手機,但其市場的普及度仍非屬主流。
但說起實施NFC 付費機制最成功的國家,絕對非日本莫屬,尤其是NTT DoCoMo 與Sony 之間的合作,讓日本已經有將近五千萬支手機具備NFC 的功能,像是用手機訂JR-East 車票、販賣機、交通票證,甚至是購買演唱會門票、下載餐廳優惠券等,都已是日本手機族最常使用的手機付費功能,可以說日本已經建構出完整的手機安全付費交易系統。但不管是手機付費的形式為何,可以預見的未來是,荷包將成為落伍的名詞,而出門搭大眾交通系統、買票券、吃飯、看電影,身上如果沒有可付費的手機,這才真的叫做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