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要開一家風格小店很容易,要開一家讓台北人心服口服的風格小店卻很不容易。
正因為城市性格中的知性,台北人思考是旋風螺旋式的,一個產品要被買單前,必須快速經過理性的辨證,測試感性的溫度,甚至進入生活價值的判斷。
要觸動這麼多條敏感的神經,得先學會螺旋式非線性思考。理性,要的是頂尖的專業,感性,是做得出和別人
不一樣的差異化服務,當然,最令人買單的,就是屬於你的生活價值主張。
最近在台北忠孝東路四段181 巷內,有一家複合式概念店「好樣」,短短一條巷弄裡,從餐館、出租公寓,
開到個性書店。不但國際知名媒體如《Wallpaper》與《Monocle》雜誌爭相介紹,網友們在網路上也熱烈推
薦。這個帶著都市語彙的店名,大家最買單的是店主人Grace 的風格,因為這裡,看得到冰冷城市中絕對的溫
度,以及獨一無二不重複的風格。
好樣為什麼讓人心服口服,願意買單?
Philosophy1 》誰說牆是冰冷的
都市是冰冷的,在好樣公寓裡,卻有一面令人窩心的牆。店主人Grace 把如絲綢般的緞布,一層一層的裹覆在牆
上。柔軟的牆,觸感絲滑、溫暖,而且有彈性,如果你想出氣,用力打這面牆沒關係,柔軟會包住你的拳頭,再
彈回去給你。
你也可以坐在廚房餐椅上緩緩地倚靠這面牆,歇歇疲憊的身軀,享受緞布帶來的溫暖,柔軟堅韌,足以讓你
倚靠。一面牆可以帶給客人不同體會的樂趣,讓走遍全世界,看過無數牆的《Wallpaper》工作人員在下榻這間
公寓時,都感到驚奇。
思考常常藏在細節裡,誰說走道兩面牆一定是同一個顏色?誰說浴室只能貼一種壁紙?誰說唐三彩陶俑不能
放在梳妝台上?
在好樣,每一個角度都有新的樂趣在裡面,生命狀態在好樣裡被重新思考,重新被混搭,卻又和諧自在,這
是台北人願意買單的原因之一。
好樣體系有4 位股東,主要負責經營的Grace,是好樣的靈魂人物。他們經營的哲學,不喜歡商業化,不喜
歡沒有溫度的東西。生命的柔軟、知性的溫韌、獨特的記憶,成了好樣的生活主張。
Grace 說風格店的要件:「要創造不要抄襲,你必須找到你的獨特性在哪裡,如果沒有明確想法就不要冒險,」
先把事情做好再開店,千萬不要開了店以後才加加減減。
而且要清楚認知,「你的風格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接受,但一定有支持你的客人,讓他們開心就好。」
Philosophy 》用長桌的「分享」概念經營
分享,是好樣很重要的經營風格。
在「好樣餐桌」,一般餐廳少見的長桌,這裡卻是主角。這是Grace 旅行法國南部的經驗,一群不相識的陌
生人在長桌上分享食物也分享歡樂。
書店「好樣本事」,13 坪大的店,燈是英國的,椅子是倫敦及法國跳蚤市場的,櫃子是比利時的,書桌是德國
的,最難得的是,這裡的每一本書都是Grace 和設計總監毛家駿親自在各國精挑細選的,不論是日本攝影師荒
木經惟、蜷川實花的大型攝影集,或是陽光照射下圖像自然顯現的無字天書,都是旅行中帶回來的寶物,主人
把走遍全世界看到的美好都帶進來與台北人分享。
台南老房子事務所總監游智維對好樣印象深刻,他說:「 大部分人都嫌自己居住的城市不美好,好樣卻看到
全世界的美好,把全世界有溫度的東西,從老家具到食物,都帶到那條巷子來。」
Grace 也用分享的概念與員工相處。在好樣,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是小CEO。Grace 說:「客人喜歡好
樣的原因就是他永遠都看不到領導人,因為每個人都是領導,每個人都能自動補位,填補服務的空缺。」
風格經濟強調差異性,員工的視野與知性程度是塑造風格重要的元素。沒有SOP(標準化作業流程),Grace
用人也從來不強求科班出身或是具備經驗,她只問一句話:「 你對食物有沒有熱情?」有,進來,就有人會教。
她曾經送3 位具備潛力的員工到法國藍帶餐飲學校去學習,包吃包住包學費3 個月,每個人砸下八、九十萬。
Grace 要他們學的不是廚藝,是生活態度。她認為食物永遠都有新的要學,但是作廚藝的人打開眼界很重要。
「回來以後,作出來的食物味道就是不一樣,」Grace 說。
Product 》藏在細節裡的心意
服務業門檻低,很容易被複製,但是好樣的細緻心意卻難以複製。
走進好樣另一家法式甜點屋「好樣棒棒」,迎面而來彷彿電影「凡爾賽拜金女」金粉世家的場景,甜美之外,
更有網羅世界各地的甜美童趣,日本的造型糖果、超大棒棒糖、造型可愛的杯盤,以及家政系出身的Grace 親
製的小袋子。
心意,才能產生絕對的溫度。例如「好樣本事」書店的大門,竟然是當年台大女生宿舍的紅門,因為廢棄被
好樣撿拾回來,重新上漆,重新將碎裂玻璃補上,卻依舊保留窗花。客人知道典故後都會心一笑;想當年,進不
了台大大門;如今,至少可以推開這扇門吧。
又或者,在書店裡安排兩張舒適的沙發,讓客人可以邊坐在沙發上邊看書,當書店介紹以食物為主的書籍
時,一旁也放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有趣的杯碗瓢盆與食材,「客人看完書,一轉身就可以看到真的實物在眼前。」
Grace 笑說。
Process 》用120 分專業精神,持續創新
持續創新,也是風格無法被人複製的要件。
Grace 說:「 2009年台北市沒有一家新店開幕,但是城市需要新的消息刺激消費者,我必須作出新的東西來創
造話題;開書店利潤低但是成本也低,而且我愛書,我想開書店。」
果然,好樣本事開幕後,因為獨特有趣,反而吸引更多消費者上門來。
創新的背後,是Grace 堅持用120 分的專業精神執行。
好樣除了發展實體店面外,更發展出精緻的外燴生意。
好樣外燴讓全球精品龍頭老大LV集團4年前在曼谷開全球會議,提到耶誕節活動搭配的外食點心,LV集團
當場要求全世界各分店必須比照好樣外燴作出來的點心作為模範。Grace 說:「 我要做到120 分,作到比客戶要
求更好。」好樣外燴才經營半年就開始賺錢,成為精品業每次活動指定的點心,原因在於細節的講究。
一般外燴點心能作到百種樣式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好樣外燴卻研發了1000 多種點心。
此外,Grace 也研發出一口吃的外燴點心,讓派對人士可以優雅享用;服務方面更是挑剔到刁難地步。
在台北市重商主義下,透過快速、連鎖與大量複製時,好樣反其道而行,堅持不複製。
好樣5 家店5 種樣,不複製是風格經濟中最難學的,但是Grace 卻玩得很開心,客人更感受到處處驚奇。
好樣風格備受大家肯定後,國內各地及香港與上海等,都有人邀請Grace 前往開分店。Grace 解釋:「好樣是不
能複製的,我們一再告訴他們和自己,雖然連鎖可以賺更多錢,但是我很堅持獨特性,而獨特是好樣最重要的
特質。」
好樣的風格或許就像「好樣本事」隨意掛了一個手寫紙牌,上面寫道:「涼涼的冷氣,最適合看書」,把有溫
暖、有記憶、有生命力的元素放進來,以不張揚的方式,介紹給台北人。討厭商業化與冰冷的氛圍,堅持持續創
新,透過複合式經營,Grace 總是給台北人驚喜。
在知識經濟社會下,好樣敢於取名「好樣」,某種程度代表在台灣知識經濟成型後的自信,有骨氣告訴大家我
是「好樣的」;那是一種細緻的心意,經過知識淬煉後,希望把生命中看到的美好與價值,提出主張,分享給城
市中寂寞的人。而這樣勇敢的宣示,就是好樣的風格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