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誰叫我是周杰倫!

全球100創意人唯一進榜的華人

林靜宜
user

林靜宜

2010-07-01

瀏覽數 6,500+

誰叫我是周杰倫!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Jay Style」,代表著一種時代的裂解,裂解華人流行音樂,裂解價值,裂解人性。

美國《Fast Company》6 月剛選出全球百大創意人物,「Jay Style」的主人——周杰倫就是唯一上榜的華人歌手。與他一起進入百大的有,能號召全球時尚、藝術設計界的女神LADY GAGA、《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麥隆。周杰倫以杰威爾音樂共同創辦人、歌手、創作人、演員、導演等全方位的成功表現勝出,《Fast Company》認為周杰倫以才華連結了中國與西方音樂形式,創造多元風格。

究竟是什麼樣的「裂解」法,讓 Jay Style 話題不斷?

周杰倫總是這樣說:

◎ 很多人覺得我對音樂太有自信,太臭屁,只是如果不臭屁,沒有自信,我又要如何前進呢?

◎ 別人說我是為好勝而戰,一點也沒錯,面子是我的第二生命,萬一哪天銷售量不如人意,我就不出唱片了,副業我都想好,開「周爸豆腐店」跟「周媽炒米粉」。

◎ 當別人都在賣豆腐,你不會把自己的百年豆腐老店關了。我們要想的是如何把不流行變流行,當一旦流行之後,則開創另一個不流行。

◎ 最屌的找靈感方式是,生活真的跟音樂息息相關。寫歌不是用擠的,而是像尋寶一樣,無時無刻都要尋找靈感,做出讓人嚇一跳的音樂,就是我「爽」的地方。

◎ 我不可能做到讓每個人都喜歡我,因為我並不是神,很多人可能覺得我太隨性,這比較像我。我希望,當我的歌迷成為別人的爸媽後,還能很驕傲的對他的小孩子說:「 當年你老爸的偶像就是周杰倫。」

臭屁跟自信;好勝跟面子;不流行變流行;神與隨性⋯⋯,看起來很屌的周杰倫,正用這些極端,拆解所有人的符碼。他顛覆,他深情,他古典,他含混,他很屌,但他也聽媽媽的話,這些都是周杰倫。這個獨特的裂解法,燃燒出10 年不退燒的「Jay Style」熱潮,而且無人能複製。

擅於「製造」明星的韓國,曾研究為何他們可以打造一個又一個的韓國偶像歌手、團體,卻沒有可以媲美周杰倫的明星,關鍵在於缺少能集創作歌手、演員、導演於一身的全能藝人,韓國《朝鮮日報》如此評論周杰倫現象。

樂評人馬欣、吳建恆形容,20 出頭的周杰倫建構了如電玩般的「想像王國」,10 年後,樂評人眼中的杰氏風格(Jay Style)果真成為華人流行樂的主流。

顛覆的「Jay Style」,已是一種催眠自信的風迷。當CNN 記者問他關於「咬字含糊」的問題時,「我的聲音就是樂器,如果你聽不懂,你可以去看歌詞,原來這歌詞寫得這麼漂亮。」

6 月11 日周杰倫在台北進行了入行10 年的演唱會,所有人的焦點都放大在「J 女郎」,其實,10 年,反而該是透析「Jay Style」密碼的時候。

「Jay Style」1 永遠找得到高反差

6月11日PM 7:44  小巨蛋 

黑暗中,光芒乍現,巨型透明三角錐裡,一身白衣的4D 周杰倫影像好像天使下凡,懸浮在空中,手裡彈著白色展翅的電吉他,時隱時現,瞬間,他又化成火焰,從三角錐裡燒出兩條火道,綿延至舞台上的LED球,球體打開,水晶流蘇騎士裝扮的周杰倫走了出來。

認識「Jay Style」,永遠不老的水晶流蘇騎士。

這場360 度浮空立體成像,短短2分鐘,燒掉新台幣約3800 萬元。加上4D動畫科技秀,整場演唱會斥資新台幣8600 萬元,換來的,是全場瘋狂的尖叫,以及維持「Jay Style」永遠有意想不到的紀錄。

周杰倫深知年輕人喜歡新鮮、總在追求不一樣的新意。

10年前,他開創流行歌的新風格,混搭東西方的樂風,「mix」而成兼具古典韻味與現代潮味的「杰氏樂」。

嘻哈饒舌、節奏,可以配上方文山中國意境的歌詞,就是「Jay Style」的輕快中國風。古典樂、爵士樂,一旦交織現代編曲形式,又呈現華麗復古感,這種融合「古今中外」的創作心法,大家看到的是流行音樂的創新,其實未嘗不是古典音樂的創新。

對周杰倫來說,音樂就像喝水一樣,每天都要做,只是要怎麼做得更漂亮。古典音樂訓練讓他不但擁有絕對的敏銳音感,古典音樂的豐富層次與深厚的音樂表情,讓他的詞曲比單薄的靡靡之音,多了「層層疊疊」。

他本身是一個大反差。外表看起來愛飆車、兩次大學聯考鎩羽而歸,卻是彈古典鋼琴、拉大提琴的古典音樂好手。

流行音樂中的反差,能成功製造驚喜。在創作上,反差效果也是創意的「Jay Style」。周杰倫用溫暖旋律,搭

配批判歌詞,開創「說教」歌曲的新面貌,如講孝順《聽媽媽的話》、有感太多自殺事件,要大家不一定衣錦

才能還鄉的《稻香》、談家暴的《爸,我回來了》、講環保的《梯田》。

反差背後,要看懂得是一顆溫暖的心,這顆心,也讓周杰倫10 年不走調。

他曾說,美國嘻哈音樂常提到槍枝、暴力、自殺的字眼,他的就是跟別人不一樣,「因為我要講的是愛。」他

認為,創意應該有一意孤行的態度,不隨波逐流的堅持,「不走別人走過的勇氣,因為就算路走遠了,你還是比其他人都快,也比原來的你快。」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但只有新意,並不能形成風格,風格是以「特質」為中心,依靠時間積累。因此,周杰倫的每張專輯把這種融合古今中外的音樂特質,化為辨識度極高的風格。

「Jay Style」2 手中無物,變出一朵花

6 月11日PM 7:51,周杰倫大秀魔術,把走入柵欄中的女舞者變不見。PM 8:19《威廉古堡》結合3D 動畫,周杰倫跑進大銀幕,帶大家走進神祕古堡探險,再躍下懸崖,來到繽紛的嘉年華會,開啟《魔術先生》的愉快氛圍。整場演唱會結合「Music、Movie、Magic」元素,成為最炫目的歌舞劇。

認識「Jay Style」,手上看起來沒東西,搖身一變就是一朵花。

從音樂到電影,加上自己熱愛的魔術,「3M(Music、Movie、Magic)」的跨領域交集,讓「Jay Style」創意源源不絕。

人在美國拍電影,得到靈感, 寫了美式BLUES風格的《免費教學錄影帶》。最佳創作夥伴方文山拿到曲子時,很多時候是周杰倫已經有主題、MV 畫面,他再以此填詞。

周杰倫的音樂本來就很有「畫面」,而他自己也非常習慣圖像思考,這讓他理所當然將觸角伸向電影。

2005 年後,周杰倫正式進軍電影。第一次擔任男主角的《頭文字D》,讓他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金馬獎的最佳新人男演員獎,電影裡的對白,只有120句。

導演劉偉強形容,周杰倫很像老千,看起來手上沒什麼,卻藏了一些東西。有一段需要拍攝流淚的劇情,劉偉強原本以為要磨很久,沒想到一次搞定。

劉偉強觀察,周杰倫的聰明在於他懂得用音樂的靈感來演戲,「把唱歌的天分全用在演技裡。」很多人好奇周杰倫當時聽什麼歌入戲?他聽的是自己的歌《以父之名》,用歌詞意境融入與黃秋生的父子戲。

拍電影的過程,他常在導演身邊出現,仔細觀察導演拍攝的角度與鏡頭。這位深藏不露的「老千」,2年後,他

從電影演員成為電影導演,自導自演《不能說的祕密》。

「他的腦筋一直在動,」杰威爾音樂同仁透露,周杰倫不太打電玩,也甚少用MSN、facebook,他創作的方式其實很傳統,一把吉他、一個keyboard就能寫歌。

眼尖的人應該會覺得2010 年的《跨時代》MV 的跳舞背景很眼熟,那是2008 年周杰倫拍攝《喬克叔叔》MV 時,看到片場舞台時,覺得非常適合吸血鬼的主題,當下寫出曲子,MV 一收工,他載著編舞老師,趕到編曲老師的家,編曲加編舞一次完成,第二天就拍好《跨時代》MV 的跳舞片段,送給所有人這朵驚喜的「花」。

「Jay Style」3 是創作歌手,也是生意仔6月11日PM 9:03,時光機啟動。上場的是楊瑞代與周杰倫的不插電表演,連著4 首歌,兩人一會兒在台上搖滾,一會兒在大銀幕追逐,實境與動畫迅速交錯,就像周杰倫令人吒舌的創作速度。

「Jay Style」創意還有一項特色,就是快速。

作為音樂人,平均一年一張專輯,每首歌都會拍成MV,多支出自他手;作為電影人,從2005 年開始,一年拍一部電影,加上電影配樂,去年還拍了電視劇「熊貓人」;他同時也是杰威爾音樂的共同創辦人,也是自己作品的「創意總監」兼「製造主管」,通常是他在腦海裡有了想法,再找工作人員落實,「生產」出來。

半夜從海外飛回台北,他常直接到剪接室、錄音室,或是到編曲老師家討論。這次的台北演唱會,要求完美的他連燈光細節、導播鏡頭都要管,連唱三天,首場表演結束後,周杰倫回公司把演出帶仔細看過一遍,隨即與工作人員開會,進行修正。

要做這麼多事,得有超人的能力。現實世界的超人雖然不會飛,但可以組成超人特攻隊。所以,他專注做自己擅長的事,其他交給創業夥伴。

周杰倫與阿爾發約滿之後,與楊峻榮、方文山,2007年創辦杰威爾音樂。三人各司其職,楊峻榮負責管理,周杰倫專注創作,方文山作詞與負責華人版圖出版社。

快速需要團隊默契,身邊的工作人員大多數皆乎都是資深,才能快速創造一個又一個的「Jay Style」作品。有時,這些人還會在周杰倫執導的MV 與電影中出現。

周杰倫也是行銷高手,頭腦如同彈鋼琴的手指般靈活,他會把正在做的事寫入歌曲。例如,「我拍青蜂俠不需要替身」寫入《超人不會飛》、把「Mr.J 餐廳」寫入花博主題曲《好久不見》,與雙J 的蔡依林緋聞引起好奇聯

想,他在台北第三場演唱會的安可曲,乾脆請她到現場合唱,雙J再度「狂燒」媒體頭版。

很多創作人都是從生活擷取靈感,周杰倫也不例外,他說,寫歌像尋寶一樣,無時無刻都要尋找靈感。

周杰倫常說,自己的人生哲學就是追求一個「屌」字。

《青蜂俠》編劇更打算讓他的口頭禪入戲。「屌」原是不雅之詞,卻因他翻身,成了流行語,代表不斷創新。

創意,是不斷努力的結果。小時候每天要花2到3小時練習鋼琴,沒出道前,每天睡在錄音室的周杰倫,努力寫歌,被退了不知多少首,成名後,形容自己是個「貪心的藝術家」,也是位「有個性的廚師」,因為好勝,更愛面子,他可以忽略僵直性脊髓炎,盡全力把音樂做到最棒,MV 拍到最炫、複雜的舞步也要練到最好。

一路看著他成長的楊峻榮認為,周杰倫的成功除了天分、機運,最重要的原因是「認真」。別人做完音樂,錄

好唱片,就等發片,他還要想每首歌的MV 劇情,跟團隊開會討論,連人在國外,都要透過網路盯剪。知名MV 導演鄺盛就曾直呼「噩夢」。

「請記住,我沒有那麼容易倒,誰叫我是周杰倫!」魔羯座的周杰倫果然很能「ㄍ一ㄥ」,也激發出自己的無限

潛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