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知識殿堂,在此,來自科學、經濟、管理、電影、設計、文學、烹飪的各路好漢,站上講台,在18 分鐘之內,傳達畢生研究精華。
「當我離開白宮⋯⋯」 長年提倡氣候議題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台上裝出一副苦瓜臉,引起全場哄堂大笑,隨後他時而幽默,時而嚴肅地,講述的是,如何避免暖化的大哉問。
每年2 月,有一群人會群聚在美國加州,在4 天3 夜之內,參與將近50 場演講,講者名單上,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高爾、比爾.蓋茲、珍古德、建築師法蘭克.蓋瑞、U2 主唱Bono 等超級名人,講台上,高掛3個英文字母──TED。
踏上這個設有計時碼表的舞台,平時嚴肅的政治人物,也會變成世界上最幽默的人,台下的觀眾,更是捧場,不時起身奮力鼓掌,不只因為講者的精彩演說,而是對idea 的信仰,相信知識可以改變世界。
成立於1985 年,TED 原是個聚集菁英分子的閉門大會。經過負責人易主,網路成為資訊傳播的關鍵載具,2006 年,原來緊閉的TED 論壇大門,敞開了,透過網路與社群的驚人傳播力,根據統計,TED 的每週點閱次數, 達100 萬次,加上2009 年開放網友翻譯字幕,現在已有7128 段影片,被翻譯成75 種語言。
知識、網路、語言3 種力量,TED正讓「值得傳播的idea」的口號,達到「傳播」目的,改變更多人的想法。
18 分鐘 怎麼改變全世界?
短短18 分鐘,你能做什麼?搭幾站捷運,走路回家,和朋友講電話,發呆,還是聽一段濃縮精華的談話?
《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喀麥隆,站上TED 舞台,用18 分鐘道出歷史鉅作的成功關鍵點,「勇於冒險,也要接受失敗的可能性,」從小對科幻感興趣,喀麥隆雖在九○年代就構思出《阿凡達》腳本,卻因無法克服技術問題,十幾年後,才成功拍出此片。
關於知識、歷練、人生經驗,人必須經過長時間體會,才會有所體驗,而TED 的精髓,則在於邀請各領域的傑出人才,親身分享想法主張。「如果,每個人為食物革命,盡一份力,肥胖問題就可以被解決,」原味主廚傑米.奧利佛,站上TED 講台,講述「食物革命」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而飲食問題,已經成為美國的最高死亡成因。用知識改變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種,在TED 講台上,也常出現顛覆性想法。
「全世界每週的網路遊戲時間,須從現在3 億小時,在十年內,增加到210 億小時!」一位受邀的網路遊戲設計師麥格尼可,主張面對現今氣候暖化、經濟蕭條、國家衝突、貧富差距等艱難問題,人們需要更堅強的意志,而玩網路遊戲,是她主張鍛鍊心智的方法。
爆炸性成長 你也是推動者!
今天,知識的傳播,需要一傳十,十傳百的網路效力,TED上傳精彩演講片段至網路,還開放全球翻譯,突破語言隔閡!參加一場眾星雲集的TED 論壇,代價不貲,以一張2010 年的門票為例,價錢就高達6,000 美元,卻仍可以
造成搶購。
「不只是聽演講,重要的是認識人,」台灣TEDx 的創辦人Jason 說,參加者胸前掛的名牌,寫著姓名與專業領域,休息時間,就是台下菁英的交流時間。今年論壇才剛結束,TED 網站上,2010 年的1500 張論壇門票,早已高掛「售完」標誌,買票去TED,其實就是實際與全球菁英交流的入場券!
沒機會參加TED?也沒關係,因為拜web2.0 與網路社群的影響力所賜,TED 將論壇的精彩內容放上網,現在連上網路,人人都能親眼目睹知識力量,「透過網路,全球最偉大的人,可以在同一時間和100 萬人近距離接觸,」TED 負責人克里斯.安德生(Chris Anderson)說,而為了打破語言隔閡,讓更多人了解演講內容,2009 年TED 也開放翻譯,目前已有7000 多段有翻譯字幕的演講,被放網路。
現在打開Facebook,不難看到許多人把讓自己受益良多的TED片段,放上塗鴉牆,從一個閉門菁英大會,TED 成功轉型為人人能簡單觀看的網路社群,創立初始主張「知識改變世界」的想法,也透過傳播力量,讓你我都能感受到,也許下次你打開Youtube 看爆笑影片之前,可以先上TED 網站,聽段幽默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