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在2030 年成為無冰的海洋?
1 億人口將淪為氣候難民? 已累積數百萬年的冰,現在正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在融解,這是人必須面對的真相。
地球的海平面預估在這個世紀末將上升0.18 公尺到0.59 公尺,「人類會面臨『無冰的世界』,」74 歲的諾貝爾
和平獎得主亨利.波拉克(Henry Pollack) 警告。
這上漲的區區不到1 公尺,來自北極融冰。
1 公尺好像沒有什麼,但是1 億多人的家園將不保。相當於1/3 的美國人口,這會是人類史上空前的大災難。
波拉克和他在IPCC( 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 的同伴,與前美國副總統高爾共同獲頒2007 諾貝爾和平獎,而他
最新著作《無冰的世界》,是繼不願面對的真相後,全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議題。
北極的冰,一旦逐漸消融,將影響到台灣的商人、北京的農夫、日本的工程師、紐約華爾街的投資客、巴西的
銷售員、倫敦的公車司機、非洲坦尚尼亞的導遊、孟加拉的兒童,甚至是紐西蘭的父母⋯⋯。
進一步設想,如果2030 年已經結凍億萬年的北極海,變成像是太平洋那樣無冰的海洋,地球會遭遇什麼災
難?
1 億多的氣候難民
冰全面融解,不只是氣溫變高、海平面升高,淹沒像是印度洋的馬爾地夫這些島國的問題而已,雖然這些淹沒島國、造成全球氣候難民的事實,已經夠棘手。
接下來,極端的氣候、酷熱嚴寒、乾旱洪水,紛至沓來:河水乾涸、森林蟲害、傳染病散播、食物鏈被摧毀、海岸線入侵內陸、糧食短缺、地下水鹹化⋯⋯這些現象如果來臨,地球的和平就很難維持:因為氣候難民會投奔各地,造成國際難民潮,其嚴重性還遠遠超過昔日越南淪陷共產黨手中後出現的「船民」(Boat People),因為IPCC 估計的氣候難民會高達1 億人以上,相當於整個墨西哥的人口總數,至少數十倍於1970 年代末期漂流在南海的越南政治難民。而光是當時那幾百萬難民,造成香港特區、台灣、美軍亞洲駐軍等地的困擾,就讓各國仍心有餘悸。
這些氣候異常的現象,如何影響到台灣的商人?因為會大幅墊高台灣商人經商的成本,用電問題就是首當其衝。
台灣以貿易立國,當15 年前台灣的大批製造業還沒有轉移到大陸的時候,台灣的島國經濟到了盛夏,用電孔急,往往造成跳電現象,所以每年酷暑,台灣供電都很緊張。
近年來「全球暖化」議題躍上世界政治舞台,「節能減碳」喊得震天價響;轉眼,2010 年夏天又要到了,台灣還是如同往昔,一個一年比一年熱的亞熱帶島嶼。
其實不是只有台灣,是整個地球都在「發燒」。
地球在加速暖化。
根據IPCC 長期追蹤研究指出,全球平均表面溫度在過去一世紀期間,約上升了攝氏0.74 度,而過去半世紀的地球氣候暖化速度,又是過去100 年的2 倍。
「我們能自私地還給孩子一個沒有冰、只有海水沖刷大海岸城市的次級地球嗎?」諾貝爾和平獎得主IPCC對全世界呼籲。
水資源不見了
IPCC 還警告,照這樣的氣候暖化速度下去,當前68億人口都被美國好萊塢電影「軟性洗腦」,都嚮往「美國化」人人有私家車、無遠弗屆高速公路、隨時隨地空調的豪華生活形態,因此不知節制地濫用地球資源,而且像是這樣繼續被無止盡朝工業化發展,終究有一天,人類會面臨無冰的世界。
無冰的世界會是怎樣可怕的世界?
隨著冰雪的覆蓋減少和冰河的冰融解,改變的不單單是景色而已。以美國為例,洛磯山脈附近幾州的大都會自來水系統、山腳下的農耕地以及圍繞在高山旁的植物所要用到的水,都是每年積雪與從過去在更冷的時期所留下的古老冰河融化所得。
更多的內容請看本期30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