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 月5 日,嚴長壽剛動完大手術,8 月8 全台發生百年罕見的八八風災。術後的嚴長壽,並沒有躺在病榻上。看到花東在88 重創,滿目瘡痍的景象,他從病榻到了災區。
重創也是新生的開始。看到美麗迷人的花東縱谷,讓他聯想起美國著名的納帕谷地(Napa Vally),花東的農村莊園的悠閒情調,加上海岸風味的精緻美食,擁有典型「慢活」的風格經濟樣貌。他開始想做不一樣的事。
在花東海岸台11 線,及花東縱谷台9 線上,就此,隨時可見一個揹著「背墊」的人,要為台灣的文化觀光旅遊建立一個不一樣的「公益平台」。
僅管揹著「背墊」,以隨時應付罹癌摘除一顆腎臟後的不適,嚴長壽清癯的臉龐,卻很急切,因為風格經濟的關鍵,人也要不一樣,「我現在努力做的就是,給他們打造舞台,不管是餐飲的,不管是民宿的,不管是藝術表演的,就是要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自信。」
今年1 月9 日,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成立。做「搭舞台」的人,嚴長壽在廢棄的隆昌國小做希望小學,在成功商業水產學校要請國際級的餐飲老師教世界級的手藝,開「民宿研習營」,提升當地旅遊服務品質。
嚴長壽甚至連諾貝爾獎得主尤努斯的「窮人銀行」理念也要搬到這裡,不單單借錢,還要教他們行銷,讓人和產業都能站起來。嚴長壽心中始終相信:「舞台的大小,由你自已決定;即使沒有舞台,也可以創造舞台。
5 月,我們有幸跟著嚴長壽走一趟美麗的花東,親身感受到他眼中不一樣的可能。
這裡,大家識別的方式是用「 K(公里)」,儘管迢迢長路,每500 公尺就是一個相遇的開始。
前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正走在這條路上。這條路你可以從台東都蘭北上出發,也可以從花蓮豐濱下行,沿著壯闊的太平洋,伴著熱帶低氣壓一路前行。這個全新的「慢活」旅程, 每500 公尺,就有你所不知道的世界,每個角落都有不一樣的人。
因為人,因為背後的故事,旅途不再一樣。
在台灣山城小鎮中,總有一群熱心又有趣的人,默默在做。嚴長壽要做公益平台的起心,他說,早在20 世紀50 年代,有一群跨過半個地球,千里迢迢地從富裕的瑞士抵達貧瘠偏僻的台灣東部海岸山脈,他們是來自瑞士的白冷外方傳教會修士,在長長的海岸線上建立了美麗的教堂、醫院、學校,「如果這些天邊來的異鄉人都可以奉獻台灣,更何況是我們自己,」嚴長壽說。
那些逝去的白冷教士,大多長眠於這片生前摰愛的土地上,化為海岸山脈的一部分。嚴長壽現在要走的路,也沿著這道海岸山脈。他把朱宗慶打擊樂團的阿奇老師帶到了三仙台的小社區教原住民的孩子們打鼓,他把台東南八里民宿的老闆小酆哥送到了亞都麗緻學國際級手藝,而暢議多年要把香港、日本國際觀光客引進花東的願望,5 月15 日,第一班由香港直飛台東班機來了,5月22 日,東海岸的富山漁港,出現了海上音樂會,這裡,真的開始有些不一樣⋯⋯。
在台9 線和台11 線上,不同的「 K(公里)」處,這裡有很多嚴長壽相遇的好友,他們共同在做的事,就是讓「慢活」的理念注入台灣,希望有一天,台灣真的可以不一樣。
台9線354.5K 龍田村的哲學家
慢活精神1:換個角度體悟生命的美好
給他一個方向,一個想法,而不是告訴他一個答案…。
北上台9線354.5K,這裡標示的是台東鹿野龍田村,在旅遊地圖上它常常被隱沒,但是這裡有一個人,讓很多人留下難忘的記憶。龍田村位於花東縱谷尾端的河階台地上,是日據時代東部日本人最愛的一個小村落,鼎盛時這裡有2000 人聚集,棋盤式的道路,木造的小學,一路的玉米田、鳳梨田、釋迦田,這個幾乎被遺忘的小村落,因一個自行車出租店的老闆阿度,重新有了生氣。
阿度是一個哲學家。「Yes, I do.」他以婚約般浪漫又堅定的心情為自己取下「阿度(I do)」的名字。
在台北住了30 年,阿度曾經當過國際團的導遊,但是無根的生活飄來飄去,他想定下來。都市的快節奏,讓
很多人很無奈。
「你不覺得我們都是殘缺的一半,努力完成人家準備好的另一半?」阿度說。
決定放下殘缺的生活,8 年前阿度來到了龍田。在這裡,所有人不是種田就是種花,他都不會,怎麼開始?
「當我真正開始種花,轉個念,我突然懂得生命原來也可以這樣開始。」要遠離殘缺,他學會放下,歸零重新啟
動。
小小 的龍田,有一趟人生難得的生命體驗。
「你的生命究竟要往那裡去?」阿度向騎車的旅人拋出第一個問題,立即Touch 到旅人的心裡。
答案就是:想法。
在龍田綠色隧道的小欖仁樹下,嚴長壽和旅人一起躺在大馬路上。「你們頭上的樹葉有沒有綠綠的?」「有!」
「有沒有黃黃的?」「有!」「葉子上有沒有一個洞一個洞?」旅人忍不住笑起來,「有喔,還有毛毛蟲從上面掉下來!」這時,一輛車駛過,旅人開始擔心會不會被壓到,「當你在怕車時,其實車更怕你們!」旅人又大笑了!
眾人躺著往後望背後的鹿野山,「天空像不像湖水,綠色的山像不像湖中倒影,」就當大家都還在體悟時,阿
度忽然叫大家伸出舌頭舔一舔,嘗嘗看湖水是不是很甜。「你們剛剛是看到像倒影的風景,但是我站著看你們就
像上吊!」阿度開始戲謔起旅人。
阿度要傳達的想法:人生同樣的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一樣的感覺。
生命的體驗,就在小小的龍田村發生,那是你看事情的視野,看事情的角度,一旦自己有了想法,自然就有了
方向,一切都開始不一樣。「龍田不見得美過世界其他地方,但龍田美在我們給它生命,」阿度說
台9線322K 池上鋼琴稻穗的主人
慢活精神2:懂得謝天
金黃稻穗在琴聲中翻揚,感謝充滿在天地間…
秋收大地,要用什麼妝點呢?
去年11 月7 日,在台灣最負盛名的稻米產地北上台9線322K 的台東池上,這裡有一場音樂宴饗,是「池上稻
穗音樂節」。
一望無際的黃金稻浪婆娑起舞,二期稻作即將收成。田梗中央,搭起了一個舞台,收割後的一畦田地,鋪上白
色地板,上面放了一架開架式的平台演奏琴,這裡是一場為秋收感恩的盛宴,在88 水災重創後。
秋收前黃金稻田配上悠揚的琴聲,這場猶如電影史詩般的美麗宴饗,訴說地是人在天地間的感動。這個畫面,
立即登上CNN 的「Photo of week」照片。
在遼 闊的天地間,當蕭邦組曲開始演奏,台上彈琴的是鋼琴王子陳冠宇,台下鼓掌的是嚴長壽。金黃稻穗在
琴聲中翻揚,感謝充滿在天地間。
「當你站在準備秋收的稻田上時,看到的是農夫的汗水,還有很多人的辛勞所成就的! 無比的感恩在心裡,這
時我只能用歌聲表達我想要說的一切。」歌手璽恩感動地說。
大地孕育的是,看得見的未來。嚴長壽認為花東是台灣最寶貴的觀光資產,總是叫花東稻穗的主人們不要賣地,公益平台現在正做的事,就是希望把在地的產業轉化成有創意的觀光行銷,培養當地年輕人的就業技藝。
嚴長壽有一獨特的點子,像如何把池上米,加上鄰近成功的新鮮漁產,做成「Made in Taiwen」的萬(Wen)壽
司。
嚴長壽說,台灣社會經過幾十年的淬煉,已經進入「自由自在」慢活的社會,在不知名的山城小鎮中,旅人
嚮往的是一種緩慢自在的步調,不論是體驗當地生活文化、品嘗美食、購物消費,要好讓旅客打開五感,迎接
新的體驗,而現在的台灣,大有機會。
「慢遊」而來的生命體驗,未來會愈來愈多發生在我們的土地上。
台11線150.3K 都蘭發呆的思考者
慢活精神3:「 Be myself」做自己
發呆一號常常出海,也常常當機被困在海上,但這不就是人生?
東海岸是太平洋的左岸,是台灣太陽出來最早的地方。在台東都蘭,民宿草堂主人酆哥,每天在這裡看到第一道曙光。
酆哥曾經是上市公司代號6148 和平資訊的董事長,退休後成了台東的新移民,住在五線都蘭中的草堂。本地人說,五線是神仙住的地方,草堂背靠阿美族的都蘭聖山,前眺浩瀚美麗的太平洋,前擁新蘭港,是台灣唯一在海灣內的小漁港,像極了希臘的小漁村。
他當初買下這裡,就是因為聽到原屋主的一個故事。有人問:「如果我們來這裡,可以做什麼?」屋主說:「你
可以來這裡發呆呀!」
四年半前時代雜誌,就曾評選過最被低估的太平洋10個度假聖地,其一就是台東都蘭,文中認為,這裡就有價值的就是人生可以放空發呆(chilled out)的地方。
發呆?人生匆匆忙忙,急忙中究竟你看到了什麼?發呆,不是什麼事都不做,酆哥說,「發呆,代表你可以放
空、可以凝視、可以Be myself、可以整理自己。」
酆哥擁有一艘小遊艇,叫發呆一號,發呆一號常常出海,也常常當機被困在海上,「但這不就是一種人生的況味。」
Be myself,是酆哥的哲學。人生,有許多的應該,「要做好兒女,要做好爸媽,要做長官的好部下,又要做部
下眼中的好長官,」最後常常忘記自己是誰。
要Be myself,要懂得先放鬆,慢下來。人生就是取捨,
因為「You win some,You lose some,」酆哥說。退休後他最大感動就是「我在這裡看山看海,靜靜地享受海風的輕拂,了解什麼叫『做自己』。」
與這些K 公里上的人相遇,發展台灣的「慢活」產業,是嚴長壽正在走的一條路。
這裡面——有生命的感動,有文化的思考,也有服務產業精緻化的難度,但他和他的朋友們,正在慢慢地一
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