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可以是生活中一帖舒緩的清涼劑,也可能是生命中一個驚喜的轉彎處,或者就是讓腦袋放空去呼吸另一片土地的芬芳,如此簡單而已。如同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Che Guevara)在唸醫學院時,決定休學1 年花9 個月穿越5 個國家的摩托車之旅,他在日記寫下這趟影響一生的旅行動機,卻是再簡單不過的一句話:「我們為了旅行而旅行。」一個隨興而起的想法,經歷的生命滋養卻不可預期地無限寬廣。
切‧格瓦拉的大旅行並不是人人擔負得起,既是隨意啟動的意念,那麼世界何其之大,自身的土地已然精彩,也許你理所當然的認為足夠了解,但其實從未探身去挖掘那份精彩,也忘了何時傾聽過島嶼之心的呼吸聲頻,原來分羅密布於小島之中,就有著說不盡的故事。所以藉由同文同種的島嶼旅行,讓自己融入同中有異的環境空間;也藉由旅行,得以遇到吃同一片土地的米長大卻迥然各異的人,彼此擦撞出叫人喝采的火花。
昭和草 他悄悄的來
我在花蓮馬太鞍遇到一群從高三到20 多歲的上班族。團體成員中有人單槍匹馬一人獨行前來、有人和室友結伴同行、也有上班族來短暫喘息、還有畢業3、4 年的高中多位同窗的年度見面之旅,其中也有人啥也沒想,拎著行李就來了。我稱這群從島嶼四面八方而來的成員是壯遊的實踐者,因為壯遊精神不在於旅行大小之分,而是起而行的實踐精神。
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位在花蓮光復鄉,倚著馬錫山腳而綿延,源於馬錫山的芙登溪匍匐於廣達120 公頃沼澤溼地中,滋養多達百種的水草植物以及豐富的魚、蝦、蛙、昆蟲和鳥類等生態物種。溼地早期屬於阿美族傳統的生活地區,沼地樹豆茂密,成了居住此地的阿美族人重要主食之一,因此這片沃土後來就以樹豆的阿美族發音馬太鞍Fataan 為名。
先人的智慧讓人與沼澤共處的生活,有了和諧的音符,我們這趟旅行扎實地體驗了依溪水傍溼地而居的馬太鞍生活。第一天報到完畢,就跟著馬太鞍部落生態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的拉藍Lanan 出門採野菜。
垂掛藤蔓上的佛手瓜、味道似蔥的路喬、阿美族稱為「窮人的藥」的木鱉葉以及龍葵、南瓜花和苦茄,通通都收攏在我們的菜籃中。採野菜的經驗並不陌生,但從來不知原來這些可愛的植物在阿美族裡有著如詩般美麗的名字。拉藍說,俗稱恰查某的咸豐草,阿美族語稱「喜歡小狗的」,因為咸豐草會黏褲管,可不就真像隻愛黏人的小狗;稱為昭和草的蒲公英葉,則叫做「他悄悄的來」,原來風一吹,不知何時它已經悄然來到身邊。
夜之華 豐年祭舞蹈
這些菜是晚上8 菜1 湯的材料。
大家聽了面面相覷,心裡的疑問是一樣的:我們不是素食者。晚上菜
餚上桌之後,大家才鬆口氣地大笑,
原來拉藍口中的8 菜1 湯,是將下午採回來的菜全部煮成一鍋蔬菜湯。照拉藍的說法,那麼這道健康又好喝的湯可不只8 樣菜。夜晚天幕的深黑將白日的喧囂沈澱下來,獨留正盛的蛙蟲和鳴。大夥穿上阿美族傳統服飾,圍著熊熊燃燒的營火,跟著拉藍手忙腳亂地學著豐年祭的舞蹈。我們一開始不是同手同腳,就是手腳打結,嚴重時還眼歪身斜、重心不平衡,真是百態盡出,大家笑倒一團,還好隨著傳統音樂的起伏,舞步漸漸和諧。
豐年祭舞蹈的重頭戲就是挑老公,當第七首音樂響起,女孩們跑到心儀男孩身邊拿下肩上的背帶,代表這個男孩已經被人訂了,節慶之後再擇吉日出嫁,這正是原住民母系社會的特色。一圈又一圈的舞蹈,我們的舞步早已滾瓜爛熟,拉藍大喊著:第七首音樂來了,在眾人吆喝中,搶男人的歡騰熱鬧與炙熱的熊火一樣炙熱,沸騰的熱力不斷竄上如墨的黑夜。
隔日清晨,緩緩爬升的暖黃日出,才慢慢將昨夜的舞蹈與酒精攪拌的腦袋甦醒過來。早餐之後騎上單車,去尋看已經近百年的馬太鞍古屋。單車輪轉在平坦的鄉間柏油小道上,筆直的雙向道路,前不見車、後不見人,像是專屬於我們。前方的路延伸到看不到盡頭的山腳下,綠色的田隨側兩旁,東部特產的藍天白雲,清爽的掛在頭頂上方。一路騎過馬太鞍古屋、文化展示中心、天主堂,最後在身體發燙、水分蒸乾之前,到光復糖廠吃冰,真是暢快。
2 天1 夜的行程,我們從靦腆又帶不安的報到開始,到了第2 天在臨去前的火車站前,大夥興奮地互留聯絡方式,約定要在島嶼的另一
端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