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八方新氣」作品的人,幾乎都會發出同樣的讚嘆, 「原來瓷器也能長這樣!」
顛覆中國瓷器3000年來只做釉彩的「表面革命」,八方新氣要做瓷器的「骨子革命」,創意總監王俠軍要讓高高在上的皇室用品,落入尋常百姓家。也是這樣大膽創新變革,面對去年金融風暴時,讓八方新氣仍繳出營收成長100%的成績單。
過去的瓷器,是珠圓玉潤、滿繪色彩的姿態;八方新氣取而代之的是,瓷器可藉由更多直線、平面與鏤空設計,讓瓷器自然「站」起來。更突破的是,一片純白與之共伴,讓瓷器彷彿可以褪去外界喧囂,回歸到與自己對話的單純境界。
創新1:骨子革命 典藏加值
「我們從瓷器的骨子裡做革命!」王俠軍說。
這股改革的勇氣,除了來自對於美的追求,還有想為與「中國」同名的瓷器 (CHINA),重新找到歷史定位的雄心。
中國瓷器文化源自夏商時期,比西方整整早了2000年,有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出口國。可是,如今世界高級瓷器品牌卻都來自歐洲,反倒是發源地中國瓷器,卻淪落到地攤價的窘境。
目前每件中國日用瓷器在國際市場上的均價為0.35美元(約新台幣11.4元),即使技術品質良好,也不過是西方國家的代工廠。
要急起追上像是150年的德國羅森泰(Rosenthal versace)、250年的英國緯緻活(Wedgwood)、300年的的德國梅森(Meissen)等國際知名品牌,「就得想盡辦法用非常手段突圍,」王俠軍說,唯有走一條別人還未嘗試的道路,才有機會。
王俠軍的非常手段,就是從瓷器的骨子裡做改革。
第一個革命來自瓷器形體上的改革。回頭看3000多年的瓷器歷史,由泥土製胚再燒製的瓷器,在1300℃高溫燒結時,容易產生15%的收縮,有著極易扭曲,軟化變形的宿命特質。因此,歷來造型都屬於封閉的腔體,求新求變者,大多只能用釉料、色彩,在表面彩繪上作文章。
但瓷器真的只能做表面革命嗎?3000年後的王俠軍並不以為然。
在他的技藝世界中,他的雄心就是讓千年瓷器縷空後還可以站起來。為了讓直線不會彎曲,讓鏤空不會鬆垮,每件作品都要用上7、8個托具,專人照料、手工打造,從設計、原料選取,到瓷器製作的整個過程,每道工序嚴謹精細。也因為工序及技術上一絲不苟,八方新氣真的讓瓷器在3000年後有了立錐之地。
這樣繁複的工藝技術,連從大陸景德鎮前來觀摩的窯廠師傅、廠長,都大嘆,「做不出來!」也因作品30%成功率的稀有性,更增加了當代瓷器收藏的價值。
從開始設計籌備到第一個瓷器作品出窯,這一步王俠軍花了3年時間。「要超越百年品牌,就要選擇走別人不走的路,」王俠軍說。
回想起剛開始跨足瓷器領域時,王俠軍曾帶著自己的夢想設計作品走遍日本、中國、台灣與東南亞百餘家窯廠,尋找代工廠商,卻遭到大家都以「不可能」、「這太難了」等製作技術無法突破為理由拒絕,讓發展八方新氣的計畫一度難產。
直到尋覓代工廠動作停止半年後,日本瓷器大廠Nikko寄來當初答應試作看看的設計樣品,看著突破傳統造型的瓷器,彷彿拍動著翅膀希望展翅高飛,王俠軍也決心走無人到過的路,讓八方新氣在工藝世界中展翅高飛。
創新2:找出新意 品牌加值
只將瓷器從骨子革命還不夠,要讓瓷器浴火重生,更重要是必須賦予文化上的新義,才能站上世界舞台的高度。典藏的價值,在於精神雋永。王俠軍表示,雋永來自文化氛圍,並對傳統的文化內涵進行新的詮釋和演繹,這是八方新氣的第二個革命。
為了尋找瓷器在中國文化上的新位子,王俠軍透過工業局及資策會的「數位學習與典藏產業推動計畫」,找到了具有文物美術專業的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黃永川。
兩人相遇後,以史博館的典藏與內容資訊為創意發想核心,進行深度對談,數度腦力激盪後,兩人發現中國古代吉祥動物「鳳凰」,最能代表瓷器的浴火新生。
鳳凰的天性,必擇高崗或梧桐樹,口渴必飲醴泉之水,吃必食竹實,象徵著絕對的典雅品味與堅持完美的性格。
鳳凰的精神在王俠軍腦海中反覆發想,幻化成各式各樣的新瓷器。一款具備皇冠概念的瓶子造形出發,「鳳朝陽」,一看就有唯我獨尊、眾星拱月之姿,充分展現鳳凰的聚焦魅力與高度。
「鳳天承運」則以收起的尾巴為基座,把鏤空型態翅膀捲起化作提耳,與他人創作瓷器翅膀時,多以是結實、不透氣的造型有別,象徵鳳凰的一舉一動都跟別人不一樣,具備捲起風騷「所有規矩我來定」的領頭者氣魄。
細看「鳳鳴八方」,整個形體還是保持鳳凰原有型態,優雅而圓融,但向上包覆身體的翅膀,卻彷彿貫穿任督二脈,象徵要開始飛翔、啟動,要去實現理想願景;而「日新又新」則展現鳳凰浴火重生,不斷蛻變的精神。
唯有將傳統文化納入所處的社會、政治、經濟脈絡,並以使用者角度出發,同時兼具「人」與「物」,才能深入生活,「經過意象化、時尚化的作品,更容易將鳳文化推廣到生活中,」國立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辛治寧觀察。
也因鳳凰新生,無形中更帶動八方新氣和史博館的品牌價值。
創新3:典藏生活 通路加值
3000年的瓷器,如何從高高在上的皇室用品,落入尋常百姓家?
不論是如唱針的杯子,放在耳邊聆聽別人聽不見的可能;或是幻化成一個葫蘆,做成花插,置放水果,王俠軍都想把瓷器變成生命中真實的一種經驗。
隨手指向擺放在桌上的葫蘆型容器,王俠軍分析,葫蘆精神層面有吉祥之意,容器外型可以用來放水果,不過只要在小圓中放上花朵,大圓裡擱置水果,也馬上有生命開花結果,生生不息的意味。也有客人看到這作品,就會心生「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想法。
典藏生活,要實際在生活中與作品對話。王俠軍分析,一旦與物件接觸,五感體驗所會產生的化學變化,像一個17歲的孩子,當他一手握住如巨柱般的杯子把手時,他告訴王俠軍說,「我覺得我長大了!」
「品牌要詮釋的東西,就是生活的無限可能性,」王俠軍說,美的感動可以從小小的一個杯子開始,向外擴展到每一個不同的產業,變成一種態度,更形成通路的高度。
八方新氣散發出來的工藝、文化革命力量,讓這個新品牌一站出來就有不凡氣勢。
位在北京黃金地塊王府井上的銀泰百貨專走高檔精品路線,八方新氣與法藍瓷是唯二的東方品牌;同樣經營金字塔頂端客層的高雄大立精品館,也僅見八方新氣在西洋瓷器大廠環繞中,獨自發送濃濃中國味。
除了兩岸通路布點愈來愈多之外,八方新氣的品牌魅力也吸引各領域的頂尖企業上門尋求獨家合作。像是安麗、金門酒廠、飛利浦、裕隆等企業客戶,都希望透過單一商品設計,或是與既有產品重新創新的客製化服務,增添各自的品牌價值。
從骨子革命到文化新銓,王俠軍已經找到3000年來大家都找不到的答案。他認為,只要有心突圍,瓷器產業生活化一樣可運用在竹雕、玻璃等,只要敢革命,傳統工藝新生不再是條人跡罕至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