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創業過程經過幾個轉折。
一開始跑到竹山深山裡修復上百年的三合院,是希望把文化修復回去,可以對台灣社會帶來反思。但卻在經營民宿的過程中發現,當企業的產品還有發展的中心思想不是以當地生活的價值來出發時,和地方發展就會分道揚鑣。所以我開始落實在地採購、連結當地元素、發起夢想提案論壇,吸引年輕人回鄉。
我並不覺得這些是很困難的事情,只覺得應該做對的事情,就一直做下去了。做這些事的道理很簡單,我們只要用良善的價值觀思考,從社會的高度,而非企業或個人的高度來看,很自然就會往這個方向走。對我而言,人生最高的風險,不是你選擇了挑戰多困難的事業,而是你不知道未來該做什麼。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花時間了解自己的熱情所在。即使當下不知道,那麼就在每一天,先把自己在家庭、工作、社會裡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如果努力之後還是不知道,就利用下班、休假時間持續尋找。
我十二年前也不知道會有天空的院子、小鎮文創、竹青庭,現在若有人問我喜歡哪一個,我每個都很喜歡。但這些都是在過程中持續摸索出來的。現在的人每天花太多時間看LINE、臉書這些社群網站,隨著各種議題起舞,卻很少花時間認識自己、想想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是什麼,這是很可惜的。
南投是台灣唯一不靠海的縣市,也是九二一大地震的重災區。這裡的風景秀麗,每年總是吸引許多遊客前來。但我希望遊客不是玩完就離開了,我希望他們來這裡的時候,能夠把身分從外地人轉換為當地居民,從當地居民的角度看事情、理解眼前所見的各種現象,從而思考:我能給這個地方的回饋是什麼?這也是我這幾年一直在做的:讓觀光不只是觀光,而是教育、學習的方式。我們的發展,不能只有維持現況,我們更必須開疆闢土,突破現況,讓風險與機會在企業裡並存,讓收益與投資在永續發展中茁壯。讓我們邁開步伐,一起嘗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