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2年的《蜘蛛人》(Spider-Man)到2017年的《蜘蛛人:返校日》(Spider-Man: Homecoming),這換過3代演員的超級英雄人物,絕對是許多影迷心中最經典的代表,他象徵著素人英雄的崛起、懲奸除惡的正義,還有那對未來迷網、努力想要證明自我的青少年初衷。
《蜘蛛人:返校日》是自MARVEL從SONY方面取回版權、共享角色協議後,正式加入漫威電影宇宙(Mavel Cinematic Universe)的重啟之作。
為了讓觀眾在這經典的角色上展現耳目一新的視覺饗宴,漫威在人物的著墨上費盡了許多心思,而事實證明,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版本的蜘蛛人不僅是影史最棒的蜘蛛人,他還用一種出生之犢不畏虎的姿態,像觀眾大聲宣告他努力的成果。
故事描述,在《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後,彼得帕克(Peter Parker)感受到嶄新世界的魅力,這讓他更想要展現自我身價、期待加入「復仇者聯盟」、與各大超級英雄們共同捍衛這世界的和平,他積極、努力、認真,但似乎一切的想像,都與他期望中的藍圖有著迥異的衝突。
不得不說,本片絕對是所有蜘蛛人系列最棒的作品,它不僅承襲了以往的經典,更創造出許許多多超乎想像的驚喜,是部集結幽默、懵懂、探索、冒險的精采傑作,裝備的科技、美術設計更令人熱愛。
而湯姆霍蘭德和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之間的互動不僅討喜,也成功拉近未來與《復仇者聯盟》(Marvel's The Avengers)完美的結合。
在15、16歲這個高中生涯開始的年代,學生們除了學習,更多了與這世界的好奇與嚮往,你還記得那個年歲的你,是如何急於證明自己、期望在人生有重大突破嗎?彼得帕克也不例外。
湯姆霍蘭德完全把那懵懂、踟躕、徬徨、懷疑自我的少年心境刻劃地生動寫實,因為年輕、因為長輩們冀望保護、避免孩子受傷害,梅嬸(瑪麗莎托梅 Marisa Tomei飾)和東尼史塔克的過度關愛和指教都成了他心中的高牆,這讓他更想要打破刻板印象:「我才不是個小屁孩」。
於是,在電影中鋪陳了各式各樣的冒險,高潮迭起、毫無冷場的脈絡成了蜘蛛人在自己內心煎熬的突破,不論是畫面張力、特效、剪接、運鏡手法,那種飛簷走壁、靈活矯健的身手在電影中展露無遺,令所有熟悉世界觀的觀眾都大呼過癮。
「能力愈大、責任愈大」,這是《蜘蛛人》系列一貫在強調的關鍵重點,而在這部電影中,他也徹底呈現責任的意義──充滿衝勁、熱血、決心的他,卻莽撞、顛簸、讓自己置身危險之地,一再想證明自己,卻一再失敗的挫折,他就像隻尚未成蛹的蟲,幻想自己早已是蝶展翅高飛。
湯姆霍蘭德雖然是個年僅21歲的年輕小夥子,但他深刻的演技、充滿各種層次的情緒、幽默和詼諧的點綴,還有極其靈活矯健的身手,都讓他完全演活了蜘蛛人這個角色,特別是自信的眼神、彷彿能穿透人心的毅力,就像是嶄新人性般,一種對社會靦腆、對現實毫不畏懼的勇氣。
他本業是名舞者,對體能十分要求,善於芭蕾表演、體操身段,也因此保持了絕佳體態,雖然身高在動輒180公分以上的演員群們他不算出色,但完美的肌肉線條與腹肌,在電影中展露無遺,讓女粉絲也能一飽眼福。
導演強華茲(Jon Watts)曾說,「如果蜘蛛人是個平凡的孩子且成為超級英雄,那就必須有一群平凡的人成為超級反派。」
於是,麥可基頓(Michael Keaton)所飾演的「禿鷹」亞德里安圖姆斯(Adrian Toomes)則成了一個最佳代表性的存在。身為好萊塢知名老牌演員,麥可基頓非常善於處理亦正亦邪的遊走角色,他可以扮演一個在眾人面前的好人,而私底下的那一面,又能壞到非常有特色。
在漫威中,超級英雄的反派故事往往都令人印象深刻,而禿鷹的內心戲捉摸──憤世嫉俗、厭惡那些金錢堆砌而成的文化,都象徵著對資本主義的憎恨,也許他選擇的方式是錯的,但這一切的堅持,其實都只是為了家庭。
更有趣的是,鋼鐵人與美國隊長之間的有趣客串,完全替電影點綴了無數幽默笑料,高科技的AI設定,也絕對讓人忘不了那可愛的存在,適合在影院中點開妳的笑穴。
彼得帕克將在這部電影裡面成長,讓他正式成為一位超級英雄,而故事又必須要貼近這個角色的實際年紀,就像是他喜歡當蜘蛛人,但不喜歡當彼得帕克。
彼得帕克代表著他所有的不堪,是一個笨拙又怪異的科學宅男,不過現在他即將有新的人生,他可以與鋼鐵人、美國隊長及其他復仇者們共同合作,他可以變成超級英雄。
但即使他擁有全新的超能力,也與其他英雄有所連結,他依舊沒有接受他自己原本的彼得帕克身分。這將是他徹底認知到自己是誰的旅程,除非你徹底認知到自己是彼得帕克,否則你就無法真正蛻變成為蜘蛛人。
這場彼得帕克尋找蜘蛛人歸屬的旅程,絕對是你《蜘蛛人》系列中最嶄新的體驗。
(劇照提供:索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