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引頸企盼已久的「深港通」在12/5終於要開通,屆時,「深港通」加上「滬港通」將覆蓋中國A股約八成的總市值,等於是,國際投資人可透過香港深入中國投資市場,專家也多預期這將有助於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瑞銀財富管理總監辦公室指出,「上海交易所」與「深圳交易所」的股票總市值加總高達7.3兆美元,市值位居全球第二;而且深港通與滬港通的總額度限制將取消,向市場開放的程度有大進展,有助國際資金進一步配置於A股。
近日提前啟動的資金行情已讓A股和H股動起來。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廖崇文觀察,香港H股第四季以來雖走勢偏弱,但受到深港通可能隨時開通的激勵下,從11/18以來已連7日收紅,大漲5.9%。而陸股從11月以來至28日,上證綜合指數與深圳綜合指數分別上漲5.7%、3.7%,表現甚至領先全球股市。
除了資金行情,中國各項明顯好轉的經濟數據也強化
有別於滬港通的重心在大型國企股,深港通的焦在中小型股,因為其中的「深股通」納入中小版、創業板一半的成分股,而且「消費」、「科技」與「醫療」等成長快速的新經濟產業占比也較高。新經濟概念相關的娛樂、環保、新消費、醫療保健、網路服務等產業,上半年淨利潤成長超過兩成。
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張徑賓
「參與深港通商機,可採A+H策略!」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說,目前在深圳、香港兩地掛牌的股票,在A股與H股之中還存在超過20%的溢價差,他建議若看好特定A股,可選擇投資相對應的、較便宜的H股(平均本益比只約8倍)。
廖崇文也建議,現在這時點,可將投資組合中A+H
滬港通VS深港通
資料來源: WIND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日盛投信
整理日期2016.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