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職業軍人,從小我就對武器等軍事用品很有興趣,尤其是戰鬥機、飛機等,小時候常跑去機場看飛機起降,畫畫時候畫飛機,還會描繪飛機的內部結構。
為了追尋夢想,南一中畢業後,我同時考上清大動力機械系和中正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因為父親過世,決定念軍校,減輕家裡負擔。
在機械系,我最喜歡的課程是熱力學。許多人認為這堂課很難,我卻覺得有趣,讀幾百頁的原文書,也不覺得累。
由於許多高中朋友是念一般大學,我暗自下決心,要付出更多努力,所以把台大、清大等校的教科書拿來讀。當時讀軍校,9點半就要關燈,為了讀更多書,我早上4點就起床。
其他同學看我這麼認真,也跟著一起加入晨讀的行列,一陣子過去,每天早上,宿舍許多房間的燈都是亮著,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未來打拚。後來我們那屆學生,許多人考上研究所,光是台大碩士班榜首就有七名,包含我在內。
回憶大學,那段期間培養我忍耐的功夫,教會我如何定心。
觀察現在的學生,許多年經人的耐心不足,常常看見或聽見什麼消息,就急著評論和反應,缺乏沉穩和思考。
面對資訊爆炸,我自己也不免會有這樣的缺點,很難判斷真假。
任何知識,都必須進入深層記憶。因此我建議學生多閱讀,使思想能夠被建構且累積,尤其知識間的衝擊,將激發更多想法。
直到現在,即便工作忙碌,我還是保有閱讀習慣。在屏科大的書店,我連續多年購書前三名。期待學生能找到閱讀樂趣,開啟人生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