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對大陸綜藝節目向來無感,但湖南衛視《我是歌手》改變了既有的刻板印象。隨著幾位台灣歌手陸續加入比賽、拿到好成績,節目急速在台增溫,總決賽在台灣新聞台幾乎全程播出(非法),甚至創下當時段最高收視率。
高收視率、高台灣成分、高質感、高收益,《我是歌手》不僅成為兩岸共同的熱門話題,為華人歌唱節目樹立全新里程碑,更在台灣的電視圈丟下一枚震撼彈。
一開始,沒人看好這個節目,「一檔純歌唱節目怎麼可能抓住大家的眼球?」大陸的媒體觀察家們普遍如此認為。跨海參與該節目製作的三立電視戲劇總監敖君怡回憶當初:「坊間出現大量『我是過氣歌手』的惡意戲謔批評呢!」
這節目並非湖南衛視原創,原是韓國MBC電視台在2011年初一炮而紅的作品。當年湖南衛視就買下版權,卻無法啟動。
「難度甚高,」《我是歌手》總導演洪濤分析,因為中國和韓國的娛樂生態不一樣,韓國是偶像派的天下,實力派被邊緣化,只要不參加就沒有舞台。而中國呢,只要有名氣、還能唱的歌手,收入往往很可觀,沒動力來參與這樣的節目。電視台曾試著聯繫藝人,果然沒有人願意參加。
洪濤:這是個有態度的節目
包括洪濤自己在內,一開始也沒太把韓國《我是歌手》當作是一回事。直到接獲電視台交代去研判重新啟動的可能時,他才找出韓版《我是歌手》第一季第一集來看。
他澄清:「沒有媒體上傳的那麼戲劇性,」說他在1萬英呎高空、在飛機上看得淚流滿面。但他看到第一位歌手任宰範唱〈為了你〉時,「我被震撼了!」洪濤說,一個滿臉鬍渣的平頭中年大叔那鑽入骨髓的滄桑感,滿場1000雙眼睛的專注,讓他改變了想法。
敖君怡也分享:「我聽任宰範唱完,我完全哭了!」而團隊成員在看完三集之後,也全投了啟動的贊成票。
於是,做一個華語樂壇頂尖歌手「華山論劍」「高手過招」的節目,成為洪濤的目標,也是製作團隊的共識。 然而,該如何說服實力派歌手來參加生存戰?
洪濤認為,必須靠打造一個令歌手嚮往的藝術舞台,讓他們願意拋開自尊、名譽。他經常說:「這是一個有態度的節目。」所謂的態度就是指對音樂、對藝人、以及對品質的執著。
因此節目裡沒有像《中國好聲音》1分鐘230字的商業置入台詞;一首歌與一首歌間,主持人的串場降到最低。因為,除了協助音樂更加完美極致之外,其他都用「減法」處理。
「冠名贊助立白洗衣液的台詞雖然還是讓人不舒服,但已經是大陸最少的了,」敖君怡說。
不只灑錢 而是對完美的執著
分析所有大陸影視節目成功因素,永遠難以迴避掉中國特色「子彈充足」,這也是台灣製作人夢寐以求的。
單集人民幣1500萬元(約7221.6萬台幣)的超高製作費,令台灣製作人咋舌,但洪濤認為這是「花對錢」。因為,節目強調對藝人、對音樂都必須有「態度」,這些正是為了追求音樂專業完美極致的必要投資。
以攝影機來說,錄影現場韓版僅有10部,但中國版同步就有47部開動,工作人員高達3、400人,光一個編劇組就20人。
不是拍連續劇,幹嘛有編劇組?事實上,編劇功能是紀錄、規劃、安排音樂型式、編曲行程、表演設計,甚至每一個藝人身邊都放了一個編劇,隨時緊跟,記錄下這個藝人的所有行動、想法,然後隨時回報,立即調整。換言之,洪濤可以隨時掌握所有藝人的最新動態。
配備給歌手的工作團隊更是驚人。以林志炫團隊來說,除他本人與搭配的大陸經紀人沈夢辰外,還有兩位攝影跟拍,鏡頭永遠盯著他兩人。另外有一位編劇隨時記錄,加上林志炫的兩個台灣經紀人、一個化妝師,共有八個人。全程的食、宿、機票,全由電視台埋單。
音樂團隊則找來王菲演唱會音樂製作人香港大師梁翹柏,因為他可以網羅到中、港一流樂手。弦樂團規模擴充一倍到24人,統籌編曲。
但為豐富音樂性,也找了日韓編曲團隊支援。所有藝人如果另有編曲考量,節目還贊助另找編曲老師。
錄音更不馬虎,一場演出就要動用80多支最頂級麥克風,進行同步多軌收音,讓每個聲音都能有最細緻的表現。還有索價400萬人民幣一對的音箱,總決賽冠軍羽泉說:「那是拿來唱萬人演唱會的,」難怪現場會high翻天。
台灣歌手實力強 撐起半邊天
「專業態度」還包括對待參賽藝人的尊重。敖君怡透露:「所有出場的歌手,沒有一個人拿過低於稅後人民幣10萬的。」「台灣永遠1350元的出席費,怎麼跟他們比?」
不過,只是頂級的硬體設備和高酬勞並不夠,參賽歌手才是節目吸睛的主軸。
韓國版《我是歌手》能在10分鐘內征服一位不懂韓文的製作人洪濤,靠的就是號稱「大神」任宰範最純粹、最驚人的歌藝。
因此洪濤要找的是「殿堂級」的歌手,然後還給他們一個屬於他們、光輝的殿堂,這也是節目的核心價值。
在比賽過程中,每補進一個新歌手,都是對這個核心精神的反覆檢驗。
台灣歌手最後有四位留在決賽舞台上,是有史以來大陸娛樂節目台灣成分最高的一次。顯示這個節目儘管機動性強,常調整內容以增加可看性,但一切堅守「找出最能唱的歌手」的精神,沒有地域考量。
因為不可否認,在華語樂壇,台灣歌手的實力的確足以頂起半邊天。 林志炫的大陸經紀人沈夢辰笑說:「我們七個經紀人都時常打趣說,這都成了『我是台灣歌手』了!這種情形,我在湖南衛視從來沒見過。」
洪濤受訪時說,對台灣的關注,跟台灣元素的安排,基本上只是秉持著「平常心」,一切都還是以歌藝優先。
堅持對於「態度」的執著,繼續打造華語歌壇高手過招的舞台,《我是歌手》第二季正在緊鑼密鼓規劃中。有了第一季的成功與口碑,許多觀眾正在倒數計時,等待下一個高潮再起。
《我是歌手》第二季可能參賽歌手名單
《我是歌手》第二季正在籌備中。
據總導演洪濤透露,將參賽明星分成台灣、香港、內地、樂團、新人與偶像等多組別,陣容看來頗具話題。
不少音樂圈大牌都榜上有名。已經陸續被點名的名單如下:
【台灣組】王心淩、陶喆、蔡健雅、曹格、楊乃文、黃小琥等。 【內地組】那英、孫楠、胡彥斌等。
【香港組】陳奕迅、容祖兒、謝霆鋒、鄭中基、許志安等。
【新人組】周筆暢、蕭敬騰等。
【偶像組】羅志祥、林志穎等。
【樂團組】信樂團、飛兒樂團等。
洪濤還親口證實,台灣的周華健、A-Lin、蘇打綠、蕭敬騰也都是希望邀請名單。但排除台語歌手與原住民風格過濃的歌手,即便是天后江蕙也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