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十年前的那一夜,林飛帆:如今證明是正確的決定

陳思豪
user

陳思豪

2024-03-18

瀏覽數 8,350+

十年前的3月18日,太陽花學運震撼了台灣社會。圖為林飛帆、陳為廷。賴永祥攝
十年前的3月18日,太陽花學運震撼了台灣社會。圖為林飛帆、陳為廷。賴永祥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十年前的3月18日,太陽花學運震撼了台灣社會,這場學生運動不僅改變台灣經貿走向,也讓整個政局出現變化,如今十年過去,當初的領袖林飛帆重新回看這一切,他認為時間已證明,當初大家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2014年3月18日深夜,寧靜的立法院門外出現騷動,大批學生、公民團體代表趁著空檔,闖入立法院並占領議場,隨後展開24天的抗爭行動。這也是立法院首度遭民眾闖入,也是台灣從1980年代以後最大規模社會運動,事後也被稱為「太陽花學運」。

學生夜衝立法院,改變台灣命運

整起事件的起源,源自於立法院火速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服貿協議),在時任總統馬英九執政下,當時兩岸各面向都展開了緊密的結合與交往,在海基會、海協會努力下,前後簽署了共21項協議,期間各省交流團也頻繁來訪,算是兩岸關係最密切、最和平的一段時光。

當時服貿也正在密集磋商審查中,但不少行業所開放的條件受到外界嚴重質疑,導致審查過程長達三個多月之久;由於海基會、海協會例會即將登場,壓力接踵而至,當時內政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籍立委張慶忠主張審查期已超過三個月,依法應視為「已審查」,擅自裁示中止審查,並將內容送至院會,引發黑箱作業質疑。

最終學生衝進立院,展開超過半個月抗爭,這段期間,政府代表與學生進行多次對談,最終立法院長王金平做出承諾,強調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完成立法前,將不會召集與《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審議相關的黨團協商會,才讓事件告一段落。

這場運動對台灣影響相當深遠,從兩岸層面來看,替當時火熱的勢頭踩了剎車,同時也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參與公共事務,因而促使日後時代力量、台灣民眾黨的誕生。

這場運動對台灣影響相當深遠,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參與公共事務。賴永祥攝

這場運動對台灣影響相當深遠,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參與公共事務。賴永祥攝

回頭檢視過去,林飛帆自認做出正確決定

「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十年後的今天,林飛帆接受《遠見》訪問時,替活動下了這樣的註解,他認為,雖然當時沒有人會預料到中美之間的走向,但台灣經濟被併入一中框架的風險,當時早已浮現。

遠見39週年 訂閱享25折優惠>>>訂兩年送一年 再送超級好書三選二

而中國已經逼政的作法,也早已是那幾年台灣社會很大的不滿來源,讓很多人進而想要保護台灣、守住台灣,不要讓台灣繼續在一中框架內繼續錯下去。而當時的這場運動,也徹底扭轉這個方向,告訴國際社會說,台灣人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大家形塑出一個新的民意,讓台灣走不同的方向,而且是一個更進步的方向。

十年後看今天也能證明,台灣對歐美日新與南向國家的貿易比例都大幅提升,出口增長也很顯著,這證明這幾年台灣走的路線,以及當年太陽花運動的主張和創造出的新民意是正確的。

「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林飛帆替活動下了這樣的註解。賴永祥攝

「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林飛帆替活動下了這樣的註解。賴永祥攝

學運龐大能量,催生多個小黨崛起

這場運動不只改變兩岸走向,也讓國內政局有了不小變化,在更多年輕人投入公共事務後,台灣從一黨獨大、兩黨政治生態,慢慢轉變為百家爭鳴,特別學運後催生的時代力量與民眾黨,都在台灣社會激起不小的量能。

林飛帆認為,當年的社會能量很龐大,各種力量都會希望能夠透過政治參與發揮影響力,或取得權力,這是民主政治的常態,他也樂見這樣的發展,畢竟台灣是一個多元的社會。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然有些人的選擇與立場會慢慢與他產生差異,其實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會累積不同的經驗,每個人也會依照這些,做出自己認為對的政治選擇。

當然這些新的政治力量,還是需要接受大家的考驗,沒有有效的領導力(leadership)以及持續回應社會期待,就會像過去被他們淘汰的對象一樣,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被淘汰。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