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1天,刀郎的新歌《羅剎海市》在全球的播放量突破80億次,引發全網共鳴及討論。這首歌取材自《聊齋誌異》,由於歌詞晦澀,很多人聽不懂,但影響力卻十分驚人,不僅超越音樂本身,還讓聽眾很有代入感,不管是音樂界、商業界或政界都玩起「對號入座」的遊戲,歌詞到底在描寫什麼?
關注華語歌壇的人,都認識中國大陸歌手刀郎。2004年元月,他發行首張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在毫無行銷的情況下,紅遍大江南北,最終以270萬張的銷量,榮登華語樂壇的榜首。
據傳,爆紅的刀郎動了娛樂界資本大老的奶酪,他們不允許一個草根破壞制定的遊戲規則,並遭到著名音樂人那英、汪峰、楊坤及高曉松的奚落與抨擊。他因此淡出觀眾的視線,沉寂多年。
直至今年的7月19日,他的新專輯《山歌寥哉》發行,其中一首《羅剎海市》瞬間爆紅,引發廣泛討論,網友五花八門的解讀,令人眼花撩亂。
多數人直覺,這首歌矛頭指向過去曾批評刀郎音樂的四位歌手,堪稱是痛快的反擊。
但,如此解讀《羅剎海市》,太小看這首歌、也太小看刀郎的創作了。其實,這是首借古諷今、批判性極強的歌。
專輯名稱《山歌寥哉》中的「寥哉」,就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的諧音。
《羅剎海市》的歌詞取材自《聊齋》,到底在說什麼?
《山歌寥哉》共收錄11首歌,歌詞多與《聊齋》的內容有關,《羅剎海市》的歌詞就是取材自《聊齋》短篇小說《羅刹海市》上半部的故事,歌中的馬驥正是書中的主人翁,蒲松齡跟刀郎分別藉助小說、歌曲創作,針對「黑白顛倒」「美醜不分」的現實做犀利批判。
由於歌詞晦澀,沒有一點文學素養很難看懂,不少人趕緊惡補《聊齋》,想知道《羅剎海市》的故事。
白話文的簡易內容如下:馬驥為商人之子,才貌兼備,14歲入府學。由於長相俊俏,經常用頭巾遮臉,後因父親身體不佳,被迫放棄仕途,繼承家業經商。
有一次,馬驥與人到海外經商遇難,被颶風刮走,飄了幾天幾夜,來到一處異地。
馬驥進入村莊後,發現村民對他的態度很奇怪,醜陋的人看到他就跑,就像看到妖魔鬼怪般;只有五官端正的人才敢靠近他。後來才得知這裡叫大羅剎國。
他進了都城後,所見所聞均顛覆既有認知:被稱為「貌美」的宰相卻長得腦滿肥腸、鼻孔朝天……,其他官員個個披頭散髮、面目猙獰,相反的,職位愈低的官員長相愈端正。
此時,他才明白羅刹國是「以醜為美」「顛倒黑白」的國度。
馬驥被視為怪物,整天鬱鬱寡歡,好在才華被執戟郎看上,推薦給皇帝。豈知,當皇帝和大臣見到馬驥後,都覺得他太醜了,根本不足以擔大任。
最後,他選擇隨波逐流,用木炭塗黑臉、披頭散髮出門。未料,這副模樣卻大受歡迎,大家都讚美他長的英俊,還獲得皇帝的重用。
馬戶不知道自己是隻驢,又鳥不知道自己是隻雞
瞭解故事梗概後,再來看看《羅剎海市》逐字歌詞的意思:
羅剎國向東兩萬六千里,過七衝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羅剎國向東兩萬六千里,有個骯髒的地方。歌詞用消化系統比喻,吃進食物到排出體外,需經過七個部位,中醫稱為七衝門,焦海是中醫「三焦」「四海」的簡稱:六腑。食物消化後到達的黃泥地,不言而喻,就是骯髒之地。
只為那有一條一丘河,河水流過苟苟營:為何是黃泥地,因為有條叫「一丘」的河,經過了「苟苟營」這個地方。刀郎用「一丘之貉」「狗苟蠅營」的諧音命名,暗喻該處住著鑽營攀附、阿諛諂媚的同一類人。
苟苟營當家的杈桿兒喚作馬戶,十里花場有渾名:苟苟營風月場所的老闆叫「馬戶」,在業界有外號。杈桿兒,古代指妓女的保護人,引申為後台老闆;十里花場指出苟苟營為風月場所。
她兩耳傍肩三孔鼻,未曾開言先轉腚:腚是臀部的意思,長相奇怪的她(馬戶)還沒開口就先轉動屁股,網友認為是影射選秀節目中,某位女導師轉椅子的環節。撇開此聯想,蒲松齡寫的羅剎國「美醜顛倒」,兩耳傍肩、三孔鼻是形容當時的宰相,愈醜官位愈高。
每一日蹲窩裡把蛋來臥,老粉嘴多半輩兒以為自己是只雞:油嘴滑舌的馬戶以為自己是隻雞,每天蹲在雞窩裡孵蛋。
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隻雞;勾欄從來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馬戶(驢的簡體字驴)不知道自己是驢,又鳥(雞的簡體字鸡)不知道自己是雞,暗指黑白顛倒;勾欄瓦舍裡的藝人,偏要扮高雅,低三下四的太監,自古好威名。
打西邊來了一個小夥兒他叫馬驥,美豐姿、少倜儻,華夏的子弟:俊美的華夏子弟馬驥來到大羅剎國。
黑就是黑,髒就是髒,怎麼粉飾都改變不了本質
只為他人海泛舟搏風打浪,龍遊險灘流落惡地:描寫馬驥坎坷的際遇。網友聯想到是刀郎這幾年的遭遇。
他見這羅剎國裡常顛倒,馬戶愛聽那又鳥的曲,三更的草雞打鳴當司晨,半扇門楣上裱真情:馬驥用自己的視角去看羅剎國,不理解這裡怎麼就黑白顛倒了,馬戶(驢)怎麼那麼愛聽又鳥(雞)的歌?母雞怎麼取代公雞清晨報曉?半掩門的娼妓怎麼裝出深情的樣子?
它紅描翅那個黑畫皮,綠綉雞冠金鑲蹄,可是那從來煤蛋兒生來就黑,不管你咋樣洗呀,那也是個髒東西:那隻雞卻要將翅膀描紅、將雞冠綉綠;那頭驢試圖將畫皮(畫皮也是聊齋的故事,作為意象)抹黑、將蹄子鑲金。但是,黑就是黑,醜就是醜,髒就是髒,再怎麼粉飾,都改變不了本質。
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隻雞,豈有畫堂登豬狗,哪來鞋拔作如意:黑白都顛倒了,豬狗怎麼登得了畫堂,外型像如意的鞋拔怎麼能做成如意呢?
愛字有心心有好歹,百樣愛也有千樣的壞;女子為好非全都好,還有黃蜂尾上針:心有好壞、有百樣的好也有千樣的壞,女、子二字組成好,但並非所有女子都是好,還有像黃蜂尾巴毒針一樣的女人,暗指最毒婦人心。該句出自《封神演義》:「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二者皆不毒,最毒婦人心。」網友解讀這是刀郎在諷刺某位女歌手。
最後一段歌詞:西邊的歐鋼有老闆,生兒維特根斯坦,他言說馬戶驢又鳥雞,到底那馬戶是驢還是驢是又鳥雞,那驢是雞那個雞是驢,那雞是驢那個驢是雞,那馬戶又鳥,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是非不分」「黑白顛倒」是當今世界的現狀
由於刀郎對外界的各種揣測,都不作回應,網友的解讀也無法證實對錯,但從最後一段歌詞中,他刻意將奧地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名字入詞,猜測創作這首歌,意在讓人們有所省思。
因為維特根斯坦曾說過:「凡是可以言說之物,都能說得清楚;凡是不可言說之物,必須保持沉默。語言的邊界,即世界的邊界。」
遺憾的是,現在,語言已經說不清當今世界的顛倒,世界也突破了邊界。就像「馬戶」就是驢,「又鳥」就是雞,雞就是雞,驢就是驢,這是世界真實的樣貌,也是很容易說清楚的事;如今,「是非不分」「黑白顛倒」才是世界的樣貌,連話都說不清楚了,更不用想要整頓混亂的局面、恢復社會秩序。
刀郎用馬戶、又鳥隱喻「是非不分」「黑白顛倒」,而「是非不分」「黑白顛倒」正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這首歌未必人人喜歡,多數聽第一遍欣賞不來,第二遍覺得還好,第三、第四遍好像會上癮。不管喜不喜歡,歌詞所引起的共鳴無遠弗屆,有人認為刀郎是在諷刺音樂界的亂象,也有人認為是在嘲諷世道淪喪……,各行各業更是各自解讀、對號入座;連政治人物都心有戚戚焉,將政客轉換成歌詞中的各個角色。
對照台灣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網路充斥各種打擊異己的假訊息,是非黑白不分、指鹿為馬者比比皆是。瞭解這首歌的含意後,就能理解為何11天就突破80億次的播放量,《羅剎海市》說出了底層民眾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