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讀哪所大學、選什麼科系,是人生重要抉擇嗎?蔡康永認為不是。 「世界上這麼多人畢業後,做跟自己求學時期完全無關的工作,所以這不是重大抉擇。」 蔡康永反而認為,在學校是為了學會克服難關的紀律。
中美貿易戰一波又一波,許多跨國企業已經發現,「大陸製造」真的回不去了!《遠見》深入剖析,高階回流...
國民黨內最早宣布參加總統初選的朱立倫,原先外界普遍看好他,但隨著而來的「韓流」「郭懂」,硬生生打...
全台移工、新住民、新二代已達175萬, 但社會仍存在歧視,我們是否該重新認識他們? 報導專題請見《不...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在4月17日宣布參加國民黨黨內總統初選,打算出馬角逐2020中華民國總統。 5月...
台灣的社會企業,近幾年蓬勃發展。《遠見雜誌》於2018年率先舉行「社企之星」選拔。 「台灣做的社會...
赴日工作人數年年攀升,磨刀霍霍準備漂日。喝酒應酬或歧視?「沒有任何原因,只因為你是外國人就歧視。...
想改善環境,不一定只能做關冷氣、搭公車這種獨善其身的事,或非得發明什麼驚天動地的新科技,透過社群...
中華郵政已走過兩甲子,百年名店,精益求精。 123週年,從特色郵局出發,找回書信傳情的美好年代。
熱鬧繁華的市街喧囂,社區圖書館空間讓人的心境穩定寧和, 多功能的交流空間氛圍,讓學習無所不在,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