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近日爆紅的「唬爛產生器」,為何讓長輩們玩上癮了?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22-08-18

瀏覽數 84,300+

圖/擷取自唬爛產生器
圖/擷取自唬爛產生器

近日,在不少群組出現一則分享:「唬爛產生器」交報告、湊字數、應付男/女朋友的好夥伴。只要輸入主題名稱,隨即提供1000字以內文章,不滿意可重新產出。由於8月9日台大剛撤銷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的國發所碩士學位,隨即有人嘲諷,這個程式僅需二至三秒鐘能產出各式各樣的文章,是學生交報告的利器、要寫論文的大官們有福了,不必花錢找人代筆了……。

這個軟體為何被稱為交報告的利器?為何讓許多長輩玩上癮?

唬爛產生器的設計者是2018年就讀台大資工系的徐子修,2020年設計出這個程式,取名為「唬爛」,就代表這僅是一個有趣的實驗。

程式使用非常簡單,只要輸入主題名稱,字數要求(上限1000字),按下「產生」,幾秒鐘就能輸出一篇文章。例如輸入「愛情」、設定200字,二秒鐘出現:

愛情對我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必須要嚴肅認真的看待。愛情勢必能夠左右未來。……對於一般人來說,愛情究竟象徵著什麼呢?在人生的歷程中,愛情的出現是必然的……。

如對內容不滿意,可以再按「產生」,立即產出新內容;一直按「產生」,又有新文章出現。有興趣的人可以實驗看看,同一命題,究竟能產出多少篇不同的文章?

正因為有趣,近來,許多台大電資學院的畢業校友都在分享這個程式。全球電子領域的國際級企業「華騰科技」創辦人王榮騰博士,1975年畢業於台大電機系的他突然想起當年聯考的作文題目「自立自強說」,談莊敬自強、處變不驚,試著輸入題目、看到文章內容後,哈哈大笑。 

由於群組裡,許多同學都已年近70歲,大家彷彿夢回當年的大學聯考,頓時吹起一股「懷舊回憶」風。

三個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狠很打臉學術界

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分享指出,這個學生「唬爛產生器」的研發創意,應該是來自2005年的一則國際新聞。

2005年4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三位電腦科學博士生看不慣學術界有諸多以獲利為主、品質控管低落的會議,沒有經過嚴謹審查程序就接受論文,花14天開發出「SCIgen」程式(自動CS論文生成器)。

使用者可選擇各種「主題」,SCIgen運用「上下文無關文法」生成詞句,產出達到研討會或期刊水平的研究論文,包含以假亂真的圖表以及引文。甚至可以作成PDF,查看包含使用者姓名的參考資料、文章標題和期刊等等。

當然,所有的內容都是造假出來的。

這三位博士生還故意向「世界系統學、控制學與資訊學會議」(WMSCI),投稿一篇用SCIgen產出的論文〈Rooter: A Methodology for the Typical Unification of Access Points and Redundancy〉,沒想到竟然通過WMSCI的「審查」。

此舉,狠很打臉了學術界。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IEEE)因此不再贊助WMSCI,並與出版商施普林格(Springer)下架這篇荒誕的論文。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後來,SCIgen還成立網站,讓各界一起來揭穿濫竽充數的學術期刊、研討會的報告。

2015年,三個人再度推出新程式「SCIpher」(學術消息加密器),使用者從可SCIgen產生器的資料庫找出流行的學術流行語,轉變成一封徵集論文的郵件,內容看起來很正常、實際是假研討會的通知信,例如「某某研討會歡迎您投稿論文」。收到郵件的人只要丟回程式裡,就能得到原始訊息,用來舉發審查制度低落的學術會議報告,「旨在嘲諷充滿學術行話,卻虛有其表的學術會議」。

「唬爛產生器」堪稱是中文版的SCIgen

沒想到SCIgen問世後15年,2020年台灣也出現一個「唬爛產生器」的電腦程式,設計者正是台大資工系的學生徐子修。

由於,這兩天有人開始轉分享這個程式,筆者也嘗試用今年大學學測的作文題目「當我打開課本」試驗,確實幾秒鐘就可產出一篇文章,卻肉眼可見有不連貫之處,多次嘗試後,就知道是用幾種「固定程式」套模而成,例如非常愛引用國內外名人的話,甚至有一點無厘頭。

其實,這個2020至2021年就出現的程式會再度被提起,與近月來,火熱的「論文抄襲案」有關。所以,當長輩們發現有這麼一個可以寫文章的神器出現時,確實很吸睛,大伙兒也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分享。

同時也是台大校長候選人之一的張耀文承認,「這個程式確實要精進找中文相關資料的方法,改善空間還很大,但卻是一個起步,堪稱是第一個中文版的SCIgen。」

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張智傑攝

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張智傑攝

他還是持肯定的態度說,鼓勵學生創新研發是台大教學的重點之一。這個設計需要用到中文自然語言的處理技術,產出符合邏輯的文句。這種科技創新非常重要,「用在好的地方,可以讓社會更進步,產生新的文明、帶來社會福祉;用在壞的地方,就會產生大災難,但不能因為擔心會用在不好的地方,就放棄不研發,這種態度是錯的。」

學生、老師出現創新種子時,政府別先急著潑冷水

張耀文觀察,台美對待「創新」這件事有不同態度。

他舉例,2010年,台大電機系教授鄭振牟曾在「台灣駭客年會」中探討破解悠遊卡的技術,並做了簡單示範,不需要入侵悠遊卡公司任何系統,就可以直接修改卡片內容(金額)。當時,鄭振牟並未公布破解使用的程式,但還是接收到來自政府端的關切。

2011年7月,張耀文應邀在印度清奈舉辦的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會議(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VLSI)作特邀演講,於回程候機時,在清奈機場遇到三位協助清奈規畫捷運案的台灣成員,跟他們提及台大電機系教授可以破解悠遊卡的資安問題,可任意加值到上限的二萬元時。有一位隨即很生氣對他說,不准該名教授做此研究,否則他們要提告……。

「如果鄭教授是在美國,不僅不會被警告,還會被政府,尤其是國防研究單位,重金禮聘、給予研究經費,或是邀請加入研究團隊。台灣即便禁止學者研發,全世界也不會因此而停頓創新的腳步,台灣反而會錯失機會,」張耀文說,不要提別的,教育部推動的高中生「學習歷程」檔案資料都可以不見,連這種最低階的資安問題都做不好,台灣還能期待站上國際舞台嗎?

由於,「唬爛產生器」只是台大學生的實驗程式,仍有許多改善之處,理應不會被學生拿來「交報告」使用,認真的老師一看就知道文章結構是有瑕疵的。即便如此,張耀文仍不免擔憂,真的會有學生用這個程式而蒙混過關。

不過,他還是再次強調,創新研發的重要性。當學生、老師出現創新種子時,政府別先急著潑冷水,其他國家並不會因此而停止探究新領域,台灣卻可能因此陷入「不進則退」的困境。

你可能也喜歡

海線崛起-臺中產業起飛新廊帶
數位專題

海線崛起-臺中產業起飛新廊帶

近年「海線五雄」沙鹿、龍井、梧棲、清水和大肚迅速崛起,能源、高科技、金融業紛紛進駐,龐大投資額正湧向海線城市,市府的「富市臺中」計畫,大力招商,讓海線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產業新廊帶。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