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火拚「宅經濟」,電商三字訣搶攻最後一哩路!

廖君雅
user

廖君雅

2020-05-07

瀏覽數 52,850+

圖/永聯物流共和國。陳之俊攝
圖/永聯物流共和國。陳之俊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疫情期間,全球陸續封城,國際航班大減,物流運費瞬間跳漲,不少電商滿手訂單卻出不了貨。為何「電商女王」周品均能搶得先機?各家電商又如何布局物流戰場?

大膽超前部署有多重要?來看這個場景。受疫情衝擊,2月開始,台韓航線大量停飛,從一天飛好幾個航班,逐步縮減為一天一班,甚至一週只飛三班。運費也依供需浮動,一度飆漲到原來的三倍。

當時,無懼運費飆升,Wstyle女裝創辦人周品均對守在機場的同事烙了一句狠話:「只要能搶到艙位,再貴都付!」

「我們的競爭對手不是只有服飾業,還有專賣高價3C產品的國際大廠,成本比例很懸殊哪!」曾創辦「東京著衣」品牌的周品均強調,為了做到快時尚,艙位爭奪戰分秒必爭。

生產線布署在海外的周品均說,疫情並非所有電商都受惠,因為前提是要「有貨賣」,當韓國紡織工廠紛紛停工,或轉生產口罩,致使不少韓服代購業者,只能被迫按下暫停鍵。

於是,穩定生產貨源、追加預購商品及取得空運艙位,就成了Wstyle在疫情下求生存的三大法則。

素有「電商女王」封號的周品均,所盤算的是,自行吸收高昂的運費成本。雖然利潤縮水,但也因為照常出貨,讓顧客最快一天內就能收到空運商品,搭配臉書直播流量的增長,讓業績不減反增。

Wstyle女裝創辦人周品均。張智傑攝

Wstyle女裝創辦人周品均。張智傑攝

宅居時代來了!疫情改變網購行為

疫情是危機亦是轉機,考驗的正是業者的臨時應變能力,尤其,當消費趨勢迎向「宅居時代」,機會點就來了。

根據「東方線上」在3月發布的「新冠肺炎對宅居經濟大衝擊」調查發現,由於消費者自願宅在家的人變多了,當有購物需求,就會在線上「逛」起街來。

另外,東方線上執行長蔡鴻賢分析,隨著在宅時間拖長,也改變了民眾的庫存觀念,如衛生紙,過去只要儲備兩週,現可能買足一個半月。

正因為網購業績大進補,國內兩大上市電商平台龍頭PChome網路家庭和momo富邦媒體,也在淡季繳出亮麗成績單。

今年首季,PChome營收106.8億元,年增16.1%,不但刷新歷年紀錄,更是首破百億。同期,momo合併旗下購物網、摩天商城、電視購物及型錄……等通路的營收,大賺151.1億台幣,年增28.7%。

而為了搶占宅經濟,momo也將既有的「週期購精耕計畫」升級,解決消費者「無法扛重物」「忘補貨」「沒時間」等痛點,為消費者提供量身訂作的配送週期。

值得注意的是,訂單爆量對業者來說,卻也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壓力測試。

PChome訂單爆量,一度中斷24小時配送

3月中旬,PChome曾因瞬間訂單爆量,一度暫時停止部分商品的24小時配送服務。

PChome發現,第一階段搶購潮,集中在口罩及衛生紙等抗疫或民生用品。而到了2月中旬,食品類銷量大幅成長,當時PChome就利用AI預測出熱銷商品,並組合各種熱銷商品於一箱。結果不但解決了供需缺口,也隨著箱購大受歡迎,也讓單一訂單的消費品項增加,推升了貨品配送效能。

另外,PChome表示,為確保供貨無虞,各品類負責人和供應商的溝通幾乎不間斷。甚至加派物流貨車,直接前往供貨商倉庫、進行商品檢驗貼標,以便穩定配送品質。

PChome物流中心。PChome提供

PChome物流中心。PChome提供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擁有1000萬名會員、年活躍數高達400萬人的momo,應對方法則是彈性出貨。

富邦媒體科技總經理谷元宏指出,疫情初期,系統就預警到某些品項的訂單可能爆增,老早就向供應商拉貨,再縮短入倉流程。

例如,原出貨流程是供應商從倉庫出貨進到momo物流中心主倉,最後再依照訂單情況調度,分送到各地的衛星倉出貨。

而momo彈性作法是將原本三段配貨合成一段,由供應商直接送到衛星倉,若庫存消耗完,再從主倉取貨。之所以能這麼作,歸功於momo的15個衛星倉,均具備短鏈配送能力。

電商三字口訣,搶攻網購心占率

在這場壓力測試中,兩大電商平台表現平穩。然而,也更凸顯建置高效倉儲物流的重要性。事實上,電商平台搶攻心占率的三字口訣,不外乎「快」「省」「準」。

「快」,是到貨速度;「省」,性價比;「準」,是精準洞悉顧客需求,並提供好的服務體驗,客人才會一再回頭。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PChome和momo加強投資,導入更多自動化設備讓倉儲升級,提升一站式出貨效率。

谷元宏分享,momo交易額(GMV)每年平均成長三成,但物流業人力並沒有相對應地成長,為了提前補缺口,建置自有車隊,雖然目前只占一成運能,但已大大改善出貨吃緊的狀況。

富邦媒體科技總經理谷元宏。張智傑攝

富邦媒體科技總經理谷元宏。張智傑攝

除了兩大電商,在看好線上購物大爆發時代來臨,連倉儲物流業,亦加入戰場。

六年前,永聯物流開發打造「物流共和國」品牌,為企業提供客製化的解決方案和專倉,迄今開發超過15.5萬坪空間,今年3月更下一城,宣布在台北瑞芳園區擴建冷鏈專倉。

中華郵政則是斥資近百億元,在2018年興建「郵政物流園區」,

連倉儲業者都加入戰場,全面導入自動化設備!

今年2月,長榮國際儲運也宣布將投資25.7億元,將原本占地2萬8000餘坪的大園基地,打造為高端國際物流園區,預計明年第三季,就能提供3萬5000坪的倉儲空間,同時將全面導入自動化設備。

長榮國際儲運董事長陳義忠指出,原本這塊地其實是要蓋貨櫃集散場,但眼見網購和跨境電商快速崛起,將帶動倉儲和物流需求,於是大舉佈局。

而不只是電商、物流業在變,連超商和外送業者,也跟著動起來。

以兩大外送平台Uber Eats和foodpanda為例,除了既有的送餐服務,在去年就瞄準「店到宅」商機,和超商量販店合作,把日常快銷品、零食等,即時配達到客戶手中。foodpanda甚至為了快速出貨,還透過AI和大數據評估,打造自有倉庫,提供下單後貨品20分鐘內送達的服務。

foodpanda自有倉庫。張智傑攝

foodpanda自有倉庫。張智傑攝

曾在中國負責整合上千家超市的店到宅生鮮電商服務、台灣冷鏈協會教育認證委員會主委林希夢觀察,台灣消費趨勢和習慣正在轉變,很快會迎來新一波物流革命。

林希夢舉例,年輕族群喜歡宅在家,高度依賴科技,而且對價格敏感度較低,對即時送達的依賴度高;另外,線上訂食材,在家煮食……的生鮮電商,已漸成氣候,也將掀起冷鏈倉儲到保冷配送的進化需求。

可以預見的是,這股物流革命未來將會更依賴大數據和AI科技,對業者來說,必須更開放地調整心態,迎接更多機遇和挑戰。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